听了她的话,姑嫂二人相视而笑。而后,张清皎便道出了自己的来意:“王太妃有些担心你,便托我过来瞧瞧。她也是关心则乱,忧心自己怎么问都问不明白,这才特意地托到了我跟前。虽然我相信你,觉得你已经将自己身边理得很清楚了,不过,为了让她安心,还是再看一看为好。”
“想不到,娘还劳累嫂嫂跑这么一趟,倒是我的不是了。嫂嫂想看甚么?尽管说便是。”仁和长公主道,轻轻击掌,便有四名大宫女过来垂首行礼,“这是我身边的亲信宫女,各司其职。一人负责执掌文书与来往,一人负责执掌库房出纳,一人负责府中账本收支,一人负责打理主院内的杂务。另有两名医女,负责帮我和驸马调理身体。”
“你的乳母呢?祖母和母后赐的人呢?将她们唤来我瞧瞧。”她可是曾经听说,公主们身边的这些老妈妈才是公主府中隐形的主子。不少公主都因受制于老妈妈们,过得格外压抑痛苦,甚至连与驸马见面都是奢望。她绝不能容忍这些下人凌驾于主子之上,可得好好敲打她们一番才好。
仁和长公主自然知道她的意思,笑着点点头。若有嫂嫂为她撑腰,面对祖母和母后赏赐的老妈妈,她便更有底气了。虽说她并非轻易受制于人的性情,可也不想与祖母和母后赏赐的人发生什么冲突。若是这些老妈妈告状告到了祖母和母后跟前,于她又有何益?
不多时,便有三位老妈妈先后进来了。居首的是周太皇太后赏赐的老妈妈,看起来甚为端肃,脸上连一丝笑容也没有;其次便是王太后赏赐的老妈妈,瞧着便是和蔼可亲之人;最后则是乳母,低垂着首极为谨慎小心。
张清皎仔细端详着她们,含笑道:“既然是祖母和母后赏赐的人,想必定有过人之处。不知你们可都擅长些甚么,说来听一听罢。也正好让仁和给你们安排好差使,免得临来去了公主府再安排,反倒容易生乱子。”
“回禀皇后娘娘,老奴曾是尚仪局的女官。先前在仁寿宫时,一直负责教养新进宫人。”端肃的老妈妈道。和蔼的老妈妈接道:“回禀皇后娘娘,老奴曾是尚功局的女官。先前在慈寿宫时,主要负责记录奖惩。”
“既如此,你们在公主府也照旧行事即可。”张清皎红唇微弯,“负责教养新人的,便照旧负责/调/教/新人;负责记录奖惩的,便照旧负责给府中的人立规矩;乳母只管照料些起居饮食。其余诸事,都交给长公主安排即可。”
仁寿宫的老妈妈怔了怔,刚想说什么,就见皇后娘娘的目光落在了她身上。看似温和,却隐隐含着不容任何人拒绝的强势。她张了张口,到底未能说出口。慈寿宫的老妈妈则立即跪地行礼应是,笑呵呵地极好说话。
“妈妈们须得谨记自己的身份。在公主府中,谁是主,谁是仆。”张清皎又道,“唯有主仆各行其道,这府中才能安稳有序。我平生最不喜的便是不知安守本分之人,若让我知道公主府中因此而生出了乱子,我可不似仁和妹妹这般宽仁。相信祖母和母后若是知晓,也定然不会怪罪于我的。”
三位老妈妈都低眉顺眼地应了是,仁和长公主便将她们都打发下去了,笑道:“有嫂嫂在,我还有何惧?嫂嫂说得是,我才是主子,她们都是奴仆,可万万不能让她们拿捏住了。长辈所赐又如何?我在公主府中当家作主总是不会有错的。”
“你呀,也很不必太过顾忌她们的身份。”张清皎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长辈将她们赐给你,只是为了辅佐你,让你能尽快适应公主府的生活。若是这些老妈妈让你不痛快了,向长辈禀明之后,也只会再换合适的来而已。你堂堂的国朝长公主,自然是公主府中说一不二的主人,如何能受制于下人?”
仁和长公主颔首道:“嫂嫂放心,我受教了。”
张清皎又看了看她带去公主府的零碎单子,让她留下些衣物首饰在宫中备用,给她增添了不少好药材:“这些都是平日里做药膳能用得着的,于调理身子很有好处。你若是用完了,便使人回宫来取就是了。”
而后,她将坐在怀里始终不怎么老实的小家伙递给了云安,轻咳一声:“除了这些之外,王太妃还托我转交给你一本画册。”
“甚么画册?”仁和长公主好奇地凑过来瞧了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