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立即都凑趣说了些太子殿下聪颖伶俐孝顺,以及与周太皇太后最为投缘之类的吉祥话。人群之中,邵太妃隐晦地看了一眼儿媳兴王妃刘氏。刘氏相当喜爱孩子,却因顾忌太子的身份,不敢随意亲近。此时她正满脸笑容地与旁边的太妃们说着话,目光怎么也无法从太子身上挪开。
邵太妃目光黯了黯,不禁想道:若真这么喜爱孩子,怎么不赶紧给她生个孙儿呢?趁着他们还在京中,她或许还有机会见孙儿一面,抱上一抱啊!不过,两人成婚都已经大半年了,却迟迟没有消息。莫不是这刘氏与皇后一样,于子嗣上颇有些艰难罢?想到此,她的脸色便有些不好了。可此刻周围笑声阵阵,人人皆是一派欣然模样,她便是心里再怎么不舒服,也只能勉强露出些许笑意,也跟着赞了太子几句。
“说来,再过数日便是大哥儿的周岁罢?”周太皇太后抬起首,笑呵呵地道,“皇后是如何打算的?照我说,这周岁宴可是少不得的。不若将亲眷都召进宫来,和咱们一起热闹热闹?大哥儿周岁这样的吉祥事,也该让文武大臣与诰命一起欢喜庆祝才是。改日我便与皇帝说,让他赐宴群臣,咱们也赐宴京中五品以上的命妇。”
如今曾孙便是她的宝贝,再如何宠爱也不过分。再者,她也知道,孙儿将大胖儿子更看得如眼珠子似的,样样都想给他最好的。祖孙俩在这方面心有灵犀,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因此回温了不少。
张清皎心中一动,不禁想起了前两日她与朱祐樘就此事的争论——皇帝陛下当然想给自家大胖儿子准备一场盛大的周岁宴。赐宴文武百官不提,命妇自然也须得来坤宁宫庆贺太子周岁并赐宴。当然,赐宴不过是为了与百官同乐罢了。真正给儿子准备的周岁宴,依然是皇室与皇亲国戚们才能参加的宴席。除此之外,他还打算拿出些钱财,在京城内外施粥,给自家儿子积累福报。
听一听,他的打算与周太皇太后的打算简直如出一辙。若说这祖孙俩不曾商讨过此事,她绝对是不信的。当时她以不宜过度奢侈为名,婉拒了皇帝陛下的安排。原以为已经说服了他,想不到转头他便寻了周太皇太后结为同盟,在这里等着她呢!
“祖母,孙媳也打算好好地给大哥儿办一场周岁宴。但赐宴群臣与命妇,怕是有些不妥。”皇后娘娘心念微转,眉头轻轻蹙起来,“毕竟,今岁连万岁爷与母后的生辰都不曾大办。大哥儿办周岁,又如何能越过父皇与祖母?况且,祖母历来也很少大办生辰。咱们宫中上下,以祖母与母后为首,都崇尚节俭之风。他小小的人儿,何德何能逾越诸位长辈,又怎能因一场周岁宴便过于靡费?”
周太皇太后怔了怔,道:“这是周岁宴,与寻常的生辰如何能相同呢?谁家孩子不大办周岁?若是不办得喜庆些,我还怕委屈了咱们大哥儿呢!”
“咱们一家子人好好给他庆祝,已经足够喜庆了。”张清皎赶紧接道,“孙媳本便想着,如今秋高气爽的,正好可去万岁山山顶办周岁宴。不仅热闹,还可共赏秋日美景,咱们大家也都好好松快松快。而且,大哥儿还不曾去过万岁山呢。若能在山顶远眺京城美景,想来他定会觉得很高兴。”别说去万岁山了,因着年纪太小,大胖儿子成日只在坤宁宫、仁寿宫、慈寿宫与宫后苑里转,连西苑都不曾去过。
“只咱们一家子人,不够热闹。”周太皇太后摇了摇首,坚持道,“咱们大哥儿可是太子,太子的周岁宴,自然该赐宴群臣与命妇。你啊,这种时候便别想甚么节俭与靡费了。又不是年年都办,周岁宴可不得图个好彩头么?”
张清皎依旧满脸为难:“他小小的人儿……孙媳就怕这般大操大办的……不合适……”
她说得极为含糊,周太皇太后的脸色本有些不虞,却很快便想到了她所顾忌的大约是民间的种种避讳。虽说皇家大可不必在意那些,可是大操大办可能折损孩儿福气这种事,任哪一位当娘的都会想得多些。想到此,周太皇太后的神色不由得和缓许多。宝贝曾孙可是她盼了那么多年才盼来的,确实该小心些才是……
见周太皇太后的态度有些软化,王太后笑着圆场道:“母后,皇后爱子之心切切,也并非没有道理。不如便折中罢——咱们在万岁山办周岁宴,将京中的皇亲国戚都召进宫来,好好地热闹一番。至于群臣与命妇,便不必赐宴了。免得因着赐宴之故,还须得分心召见她们,反倒是耽误了正经的周岁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