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妃奋斗史_作者:秀木成林(397)

  他看向上首的魏景,魏景抬目,道:“只是我方查探地形之事,可被王吉所知?”

  这叶脉丘壑确实乃突袭上佳地形,王吉采用毫无疑虑。只是若他是王吉,为保此举顺利,必会从一开始就使暗哨盯着,一眼不错。

  黄蒙等人固然小心,但他们却是后来者,在明,而王吉哨岗在暗。

  魏景视线落在地形图上:“他们未必没有落在敌哨眼中。”

  ……

  与此同时,望原东北的燕岭南麓,桢泉军大营。

  深夜,中军大帐灯火通明,端坐上首的王吉环视诸心腹臣将一圈,“齐王的人已勘测到六沟谷。”

  行军司马张安皱眉:“他娘的!那齐王必会猜到我们的突袭之策。”

  此言一出,众臣将眉心紧蹙,两军遭遇以来,他们之所以这般淡定,全因地形极熟,早早制定上佳良策。

  先突袭,趁敌军大乱,大军随即压上,即可奠定胜局。

  任他齐王不齐王的,正好报了扬州之仇。

  可是,这齐王的谨慎,打破了他们所有布置。

  “怎么办?”

  草莽出身言语粗放,不少人已经骂了起来。

  王洛站了起来:“父亲,我们可将计就计。”

  “如何将计就计?”

  王吉眼前一亮,他这次子征战虽略逊已逝长子一筹,但脑瓜子却极其好使,是个军中数一数二的智囊,他催促:“还不快快说来我听?”

  “齐王避人耳目,探测地形,必以为我等不知。”

  王珞眯了眯眼:“既知我们要突袭,然他们的却不好挪营,议到最后,必会趁机设计我们。”

  “此等条件,最适合使空营计!”

  他断言:“齐王必会诱我突袭大军进入,而后合而围之,尽歼后立即反攻!”

  王吉心头一凛,细细想过,击案:“确实!我儿说的不错!”

  “父亲,我们正好将计就计。十万大军突袭敌营,却不直奔大营而出,而是迂回包抄,反将敌军埋在两侧的伏兵围上。”

  “打乱敌军之策,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父亲同时率大军压至,必能大胜!”

  王珞的话,越说众人眼睛越亮,最后他补充:“此计要成,必须与济王联手。”

  不然兵力悬殊,计谋再好怕也无法压制齐王五十万大军的。

  王珞道:“我们可将计划和盘托出,邀济王一起突袭。”

  这样很够诚意了,济王也是一样处境,他必会答应的。

  “好!好!好!”

  王吉连续说了三个好,大喜骄傲,忙立即手书一封,吩咐张安为使,趁着夜色悄悄潜往济王大营。

  ……

  王珞说的一点没错,身陷同样的处境,若有计策击败齐王,济王必会联手的。

  “这计策不错,齐王大营确实挪无可挪,且以齐王一贯行事作风,探知六沟谷以后,他必会将计就计。”

  接见张安后,济王将其暂时屏退,先和诸臣将细细商议。

  关于齐王会将计就计之事,大家看法和王吉方一样,反复议论过后,也一致认为空营计是最具操作可行性的。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将个人私怨放一边,先联手抗敌。

  此事上下达成一致,不过对于联手的方式,储竺和杨舒却有些分歧。

  储竺认为,可接王吉诚意,分兵五万一起突袭,将战局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实话,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此策里应外合才是最掌握主动权的。

  主动权是其一,另外王吉也说了,将齐王歼杀或赶出豫州后,齐王目前夺下的地盘,谁战功最多归谁。

  很公平,而且六沟谷方向更接近白池城南屏关,一旦大胜追击,确实是突袭军最快,也先下手为强。

  济王有些意动。

  只杨舒却道:“宁舍小利,确保大军聚拢,乃上善之策。”

  目前,王吉这计策确实没推敲出大漏洞,但他始终不敢小觑齐王,他总觉得有变数。

  一旦生变,深陷其中的五万大军就折定了,不如聚拢在一起,随机应变。

  济王一想也是,咬牙:“那好,我们就不掺和突袭了!”

  “来人,把那张安叫上来。”

  ……

  张安进出小心,并没被敌哨察觉,只与此同时的南军大营中帐内,魏景却道:“黄蒙等人的踪迹,必为王吉哨探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