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寒金_作者:蓬莱客(168)

  谢长庚一怔,随即蹙眉:“你此话何意?她不在城中,又去了哪里?”

  蒲城令听他语调微扬,忙解释:“半个月多月前,翁主一行人行经附近,当时为避乱军,确实入了城池,但随后,长沙国来接她的人到了,翁主便随长沙国的人走水路,从蒲水,转江南下,应当安全。”

  谢长庚定住了。

  “来接她的,可是姓袁的人?”

  片刻后,他缓缓地问。

  “正是。翁主唤他阿兄,当时离去之前,翁主请梁侍卫等人自行回去,不必再送。但梁侍卫说,出来前,曾得过大人您的吩咐,务必要将翁主送到长沙国,仍旧同行。”

  谢长庚半晌没有开口。

  “卑职已为大人准备了歇息之地,请大人入城。”

  蒲城令见他脸色似乎有点苍白,急忙说道。

  谢长庚闭了闭目,睁眼道:“不必了。军队暂时驻扎于城外,你供粮草便可。”

  他说完转身,在身后一片此起彼伏的“恭送节度使”的呼声之中,大步出了城门。

  军队已在蒲城外的野地里驻扎完毕,远远望去,营火点点。

  谢长庚回到军中大帐,一进去,脚步便迟缓了下来。

  他慢慢地卸去甲袍,低头,见腹侧那处插着一只已被折断了箭杆的箭簇伤处,已经渗出了一大团暗红色的血迹,染湿了贴身的青衫。

  军医匆匆赶至,将那枚深入血肉的抓钩形箭簇替他拔了出来。又将刀具在火上烧烫,贴到伤口的皮肉之上,用以止血。

  处置完伤口,谢长庚擦去额头的冷汗,定了定神,随即唤入一名近身侍卫,吩咐道:“沿蒲水南下,立刻去追梁团,将他召回,叫他不必再送了!”

  他的近身随从,外出之时,为保证能追踪联络,沿途都会留下只有自己人才能追踪的暗记。

  侍卫望了一眼他的腹侧,道了句“大人保重”,随即出了营帐,身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66章

  舟船再行两日, 便入长江,沿江南下,再走一段日子,就回长沙国了。

  傍晚, 船队停在沿途一个水驿中过夜。

  天暗了下来。慕扶兰闭上舷窗,拨亮灯火,陪在熙儿的身边,看着他写字。

  熙儿写了几个字,慢慢地停了笔。

  慕扶兰以为他乏了。“累吗?累了就不用写了,睡觉吧。”

  熙儿摇了摇头,望着慕扶兰, 小声地说:“娘亲,要是袁将军没有来, 我们还在那个地方,现在是不是已经被坏人关起来了?”

  慕扶兰心微微一跳。

  她微笑:“怎么可能?何况, 我们不是已经出来了?”

  她顿了一下。

  “好好的,熙儿怎么会想这个?”

  孩子迟疑了下,说:“昨晚我做了个梦。”

  “我梦见谢大人是我爹爹。那座城里,都是坏人,他们把娘亲和我关了起来。刚开始,娘亲你对我说,不用害怕, 熙儿的爹爹会来救我们的。我等啊,等啊, 等了很久,都不见谢大人来。我再问娘亲,爹爹什么时候来,娘亲你就不说话了。再后来,谢大人还是没有来,袁将军来了,他带我出了城,可是娘亲你不见了,我想去找你,袁将军却蒙住我的眼睛,他不让我回头,我一着急,就醒了过来……”

  “就好象真的一样。”

  孩子轻轻地说,眼睛里流露出一缕忧伤的神色。

  慕扶兰的心抽疼,将他抱入怀中,紧紧地抱着。

  “熙儿不要胡思乱想!你记着,这只是一个不好的梦而已!梦都是假的,梦里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

  “什么事都没有。我们就快回长沙国了。”

  “谢大人,他也不是你的爹爹!”

  她看着孩子的眼睛,一字一字地说道。

  熙儿安静地靠在她的怀里,沉默了片刻,仿佛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

  “娘亲你说的是。谢大人他不是我的爹爹,梦里的事,自然也不是真的!”

  慕扶兰含笑,点了点头。

  这时,船外隐隐传来一阵说话之声。片刻之后,侍女来唤,道梁团有事见她。

  慕扶兰叫侍女伴着熙儿,自己来到船头甲板。

  梁团道:“翁主,我方收到消息,节度使发兵蒲城,奔袭千里,如今围城已解,知袁将军已接走翁主,便命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