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了之后,更是没有人有空在想这个问题。
这样的行为,特别不像是从麦肯锡出来的颜凌干得出来的事情。
抢着当公司大股东的亲兄妹见多了,抢着不当公司大股东的堂兄妹还真的是世间少有。
颜凌和颜滟共同的想法是:事成之后,你管公司,我去潇洒。
在这一点上,谁也不让谁。
无数设计师梦寐以求的“世界级工作室”,无数创业者求而不得的华尔街下一个传奇,被这兄妹俩同时嫌弃。
在未来谁管理公司这件事情上,没有人有一星半点的主观能动性。
过去这三年,颜家兄妹都忙的“不成人形”,他们两个都想不太明白,上一辈人,怎么能勤勤恳恳,做同样的事情,一做就是一辈子。
这两个奇葩的“商人兄妹”无形中达成了一个奇葩的共识,只要不把公司的股份确认下来,回头出去潇洒的人就是自己。
颜家兄妹想要继续自欺欺人,各路媒体在做完了常规报道之后,就开始八卦和脑补未来的“宫斗”大戏。
可即便是这样,颜家兄妹也选择了放任自流,接受采访的时候,只回答和品牌和设计直接相关的问题。
不同版本的说法越多,Maison Yan II和Y·Y的话题的热度,就会持续越久。
第299章 泄私愤
在美国的创业和金融媒体的版面上,颜家兄妹的热度“并驾齐驱”。
但是在世界各地时尚和设计师的版面上,股份就不是关注的重点,两个品牌共同的创意总监颜滟,才是唯一的重点。
一个25岁的中国女孩,是如何同时驾驭法国巴黎的高级定制时装屋和备受追捧的美国潮牌Y·Y的?
有太多的媒体,想要通过给颜滟做的专访,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颜滟比较少和媒体接触,向来都是以神秘和低调在欧洲时装界立足的。
国内的媒体此前更是从来没有拿到过Maison Yan II的创意总监的专访。
浩瀚星空的发布会之后,欧洲的、美国的还有国内的时尚媒体,想要采访颜滟这位时尚圈现下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师的媒体数量过于庞大,没有办法一一回应。
颜滟的原则是,优先安排从国内过来媒体的专访。
颜滟这么做的理由,不是什么民族情怀,也不是觉得国内的媒体远道而来,需要优先照顾。
而是为了泄私愤。
虽然是找媒体泄愤,但颜滟要泄的愤和却媒体无关,只关乎自己出生地那些和齐亦相亲过的女性同胞。
她的“前男友”,自毁形象,去和这些人相亲,把他在温州中学念书的时候就开始交往的”前女友“,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结果这些女性同胞最后的一致的结论,却是这个“前男友”的满口谎话,没有一句可信的。
温州哪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活跃是欧洲时尚圈的设计师,而且还是一个年轻的女设计师。
别说温州没有,国内都不存在这样的人。
如果真的有的话,她们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
就算是只在各大时装周的非官方日程上走秀的设计师,也会在做完那场秀之后有一大波的宣传。
齐亦嘴里说的“前女友”绝对就是虚构的,这个人的人品,是极度有问题的。
说颜滟是个没有名气的设计师可以,她反正也无所谓这些,但说她的“前男友”人品低劣是绝对不可以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要从幕后走到台前,怎么都得先把自己“前男友”年初丢掉的场子给挣回来。
颜滟的成长背景,国内的媒体是挖得最深入的。
温州的媒体没有能够拿到颜滟在纽约的专访。
不是颜滟不愿意接受,而是温州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尚媒体,想到要去纽约采访颜滟,不然就冲着温州这两个字,再小的媒体专访,颜滟也会优先安排。
但毕竟温州是颜滟成长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人采访不到颜滟,就开始采访各种和颜滟的成长有关的人。
颜达邦夫妇这会儿幸亏是不在国内,不然每天光应付各种亲戚朋友牵线的本地媒体的采访,都得忙上个十天半个月的。
找不到“直系亲属”颜滟在温州中学的班主任葛老师,都被“挖”出来,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