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近十天以来,云彦芷这才是第一次这般仔仔细细的看他。
似乎是瘦了些,不过倒也显得越发精壮了。眼下带着些许乌青,想是近来一直睡不好导致的。
这段时间太子出巡,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整个□□群龙无首,作为太子的死党,也不知他过得有多艰难。
少年爱俏,他一向注重自己的仪表,如今却连刮两鬓都没有时间。
云彦芷将手上的东西轻轻放了下来,明靖珩却被这轻轻一声声响惊醒了,他清醒的极快,只捏了捏眉头,便问云彦芷道:“我睡了很久吗?”
云彦芷觉得他不易,只轻声道:“没有,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罢了。”她将包袱递给明靖珩道,“里面我放了两套干净的中衣,还有你日常穿的一套程子衣。上次回娘家,你不是一直说我们家厨子的点心做的好吗?我又叫娘给我装了些,这些是不易坏……”
明靖珩听着她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心中不由得一暖。如今虽然风雨飘摇,但好歹有她在,他便如驶入港湾躲避风浪的小船一边宁静平和。
“你上值的时候,若是饿了,就偷偷吃一块。”云彦芷把包袱重新包起来,极认真的同他说道。
她极少会说这种稚气的话,他却不由得笑起来:“乱讲,我又不是小兵,怎么可能上值的时候偷吃东西。”
更何况,如今太子不在,多的是些想要落井下石,寻他错处,好向四皇子献媚的人。
云彦芷被他那么一句话说的,顿时哑口无言。
明靖珩站起身来,将她同手上的包袱一同抱在怀里。他抱得极紧,入了秋,天气有些凉,他身上却是极温暖的。
云彦芷不知为何,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明靖珩将她松开,接过她手上的包袱,又道:“明天晚上轮值,我会回来住。”
云彦芷点了点头,不知为何,面上却仍是一片死寂,明靖珩却是笑了,用手揉了揉她的头顶,像是安慰一般:“好了,又不是生离死别,难过什么。你觉浅,别闹醒了你,明天我若是半夜回来,就去书房睡了,你莫要等我。”
梆子敲了三下,明家内宅里黑压压的一片,明靖珩下了值,方才抱着东西回了家。
秋夜有些凉,待霜降过后,便入了冬,到时候只怕夜里会越发的冷,周围一切都是黑漆漆的,下人睡得院子都熄了灯。远处福禄湖上残荷未收,些许光影应得枯枝有些骇人,平添了几分秋日的凄楚。
明靖珩绕过了湖边的游廊,走到尽头,却见远处一片黑暗之中,未有阔云堂,仍亮着灯光。
他突然想到从前在广东的时候,渔人们在海边建起的高高骑楼,点上高灯,为茫茫大海上的归人指引方向。
第172章 道不同
外间的灯火未晰,透过床前寒潭鸦影的屏风望过去,如豆般大小的烛光被蚕丝晕成一片温暖的圆。
云彦芷靠在明靖珩肩膀上,轻轻喘息着,明靖珩拍了拍她光裸的背,笑道:“我去叫人抬水进来?”
说罢,便要起身。
云彦芷却是抱着他的胳膊不放,只轻声道:“再躺一会好不好,我想和你说说话。”
她甚少有这般眷恋他的时候,明靖珩笑了笑,道:“好。”
片刻的沉默后,云彦芷开口问道:“我听说,前日太子出京了?”
明靖珩没有想到,她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关于朝局的,不由得有些吃惊,回道:“是。”又忍不住追问道,“你从哪听来的?”
云彦芷自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道:“沁雪告诉我的。”
陈沁雪的丈夫谢知颐是这一次陪同太子督军的官员之一,两个女人又是好友,陈沁雪在云彦芷这边寻求安慰,自然不足为奇。明靖珩点了点头,摩挲着她的头发,道:“多陪陪沁雪吧,她这阵子恐怕不好受。”
云彦芷叹了一口气,道:“我瞧着她还好……为母则刚,她还有连哥儿,总要打起精神来给儿子鼓气,不能从她这里垮掉。”
明靖珩点了点头,在他的记忆中,陈沁雪还是那个在上元花灯节,同他们嬉戏打闹的小姑娘,而如今她却已经为人妇,为人母,再也不贪玩爱闹了。
他突然有点难受,他们这些男人们在外拼搏,命悬一线的同他人搏杀;而这些女人们纵然身处内宅,也一样替他们担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