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眼中一派焦虑之色,刘氏方舒缓了语气:“外面要留个可靠人等你父亲,大伯母进去陪你娘,你还不放心吗?”
刘氏是生产过的,自然比云彦芷这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有经验的多,云彦芷无话可说,只得等在外面。
听着徐氏的叫声凄厉,产房外的几个女孩子纷纷都坐不住了,一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转个不停。
云彦芙急声问道:“稳婆怎么还没来呢?”
话音刚落,周妈妈便带着稳婆从屋外走了进来,顾不得给她们行礼,便一股脑儿的钻进产房了。
云彦芷心下着急,脑子中搜寻着前世她生阿绫时的情况。
那时明老夫人尚且在世,她发作了之后,极是从容的便让彭氏派人去叫明靖珩回家。
她底子好,孩子生的快,明靖珩回来不到两个时辰,孩子便生下来了。当时明老夫人还笑着和她说没见过生孩子这么快的,直夸她是个有福气的。
明老夫人叫人下了鸡汤面条,明靖珩亲手喂她吃了,她方才歇下了。
说到鸡汤面条,她突然想到,前世她生阿绫的时候,可是吃过参汤续力气的,她忙回首招来边上立着的檀香,道:“你去吩咐厨房,敖一碗浓浓的参汤过来。”
檀香却道:“二姑娘放心吧,大夫人早吩咐过了。”
刘氏做事,如春风化雨般,总是那么体贴细致。
云昌衡很快便从衙门赶回来了,因他是骑马赶回来的,头上的乌纱帽被风吹的有些歪。云昌衡极是着急的样子,听到屋里徐氏的□□声,在屋外转来转去,只恨不得闯进看了,全无一点三品大员的沉稳。
云彦芷许是遗传了徐氏顺产的身子特性,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听得里面稳婆大声喊道:“用力!看见头了!”
屋外众人这才放下悬着的心,又过了一会,便听得一阵婴儿的哭喊声。
刘氏抱着个孩子,从屋内走了出来,笑着对云昌衡道:“恭喜二弟了,咱们云家如今可有嫡孙了。”又吩咐檀香道,“去叫厨房乘一碗小米南瓜粥过来,让二夫人垫垫肚子再睡。”
云彦芙和云彦蕖这才笑着凑到刘氏身边去看弟弟,云彦芷却是跟着云昌衡进了产房。
徐氏满身是汗,躺在床上,看到他们二人,却是虚虚扯出一个笑容。
虽然虚弱了些,但人却仍是面色通红,想来只是有些乏力。
云彦芷确认过了徐氏的安危,方觉得一直悬着的心稳了下来,便笑道:“大伯母吩咐厨房准备了粥,娘等等再歇。”
见他们夫妻有话要说,云彦芷便退出门去,去逗弄弟弟去了。
云彦芙云彦蕖两个都围在刘氏身边抢着要抱弟弟,但刘氏真要将孩子给她们时,两个人却都不敢抱了。
这孩子实在太小了,又一直哭,谁敢抱他?
刘氏不由得一笑,见云彦芷从产房里出来,便问她道:“阿芷,你要不要来抱一抱弟弟?”
云彦芷从刘氏怀里把婴儿接了过来,细细的哄着那小小的孩子,不一会,那孩子竟是不再哭闹了。
刘氏见到这一幕,不由得在心中暗叹,不愧是她保下来的孩子,天生便知道与她亲近。
只何氏,直到孩子生下,都一直没有露过面,连派人来询问一句都没有。
又过了一日,云昌衡便给这孩子取了名字,只一个简简单单的“棠”字,顺着云家的字辈排下来,正应该叫云彦棠。
下人们嘀咕着,不知为什么伯爷要给二少爷取这么一个女里女气的名字,只家中几个读过书的主子,连想到卢姨娘所出的大少爷的名字彦棣,纷纷明白了云昌衡的深意。
云彦芷在屋内读着陈沁雪写来的信,信上陈沁雪并未写埋怨她的话,她自己一个人找到了那家茶楼,带着一众姐妹们在那边品了茶,又到城隍庙看了每年必要演的一处《天河配》,闹到半夜,一群姑娘们方才打道回府。
信上陈沁雪又隐隐约约提了一句,在看庙会的时候,遇见了谢知颐那一帮公子哥们,两帮人是坐在一起看的社戏。
云彦芷读到这里,方才觉得有些庆幸,要知道明靖珩可是谢知颐的死党,谢知颐若是在,明靖珩怎么可能不在?
心下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庆幸。
她正提笔写着给陈沁雪的回信,却听到外面雨晴笑道:“姑娘,徐家那边打发人来送了一车东西,除了给夫人的补品外,还有好些是给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