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本意不是这个,但也不好再明说,只点了点头,
“还有我呢,我会保护好你、和爷爷的!”
“嗯!”苏清浅笑点头。
次日苏清和流非去采购药材,虎子和大壮等人在苏老的指点下布置医堂,如此两日,医馆内准备齐全,随便选了个日子便开张了。
取名“泰安堂”。
苏清他们在京城没有根基,又是医人救命的医馆,无人敢轻易尝试,百姓只在外围着看热闹,没有一个进医馆医病。
苏清走出门外,对着张望的百姓笑道,“我们爷孙两人初到京城,医者无类,以救人为本!自开张之日起,一个月内所有看病的人一律不收诊金,只收药费,药费公道,童叟无欺,希望大家相互转告!”
听了苏清的话,百姓目露惊奇,不收诊费,到是很诱人,毕竟在京城内,一个好的大夫,只看病的诊金有的高达几十两。
围在门口的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人群里,一衣衫破旧的妇人抱着孩子走出来,有些小心的问道,“真的不要诊金吗?”
“是!”苏清走近几步,见她怀中孩子五六岁的年纪,趴在妇人怀里,脸色通红,明显在发热,耳后颈部布满了红点。
苏清看了一下孩子的身上的红点,道,“赶快进去吧,孩子生的是麻疹!”
那妇人身子一颤,脸色顿时煞白,“那我家妞儿还有救吗?”
风麻疹每年都会要走很多孩子的命。
“有救,我爷爷在里面,您让他看看!”苏清道。
“好!”妇人抱着孩子快步往里面走。
紧接着又有几个穿着破旧的穷苦百姓进了店铺,站在一旁,看着苏老给那妇人的孩子医病。
不要诊金,最先吸引的自然是穷人,然而能将名声打开,也需要这些穷人。
第一卷 第137章 三更
苏老诊病,苏清在柜台后拿药,桃妮虎子两人和她一起学辨药,抓药。
“疹子已经发出来,这几天要格外的小心,不要见风,不要着凉,多喝清水。另外按此药方熬药,每次三次,三日后每日两次,五日全消。”
苏老写了方子,温和嘱咐那妇人。
“是,多谢!”妇人抱着孩子,感激不已。
方子递给药方,苏清只看了一眼,迅速的将药抓好,递给妇人,“如果家里还有别的孩子,要将妞儿和其他孩子隔离,等妞儿好了以后,把她的被褥用开水烫了晒干再用!”
妇人忙不迭的点头,“好,好!”
苏清摸了一下小女孩的脸,温暖笑道,“很快会好起来的,要坚强!”
小女孩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缓缓点头。
妇人付了药费,抱着孩子走了,一出去就对着门外的百姓道,“这家医馆特别好,真的不要诊金,如果有看病的赶紧进去吧!”
其他正闻风观望的人一听是真的,正好要看病的人,都进了医馆。
医馆内顿时忙碌起来。
大壮安排看病的人在长椅上坐下排队,流非则在后面帮着磨药,桃妮和虎子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有苏清坐镇,也渐渐镇定下来。
苏清抓药的功夫抬头看去,只见苏老正给人把脉,一身沉稳儒雅之气,虚怀若谷,淡定自若,和在古榆村时的样子像是换了一个人。
爷爷,果然还是一个医者,现在的他才是真正的他!
可惜,苏老却在古榆村蹉跎了三十年。
一直忙到天黑,人少了,苏老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
桃妮正在后院做饭,已经有香味飘散出来。
虎子和大壮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关了店门,扶着苏老往后院走。
“我没事,你们才辛苦了!”苏老慈爱的笑,背着手往后院走,语气很轻松。
桃妮炒了四个菜,蒸了馒头,熬了米粥,已经盛好摆在桌子上,等着大家洗手后落座。
先让苏老坐下,流非抢着坐在苏清身边,闻了闻身上的味道,笑道,“以前最讨厌汤药味,可是现在闻着自己身上的味道还挺好闻的!”
桃妮娇俏笑道,“说不定你以后还离不开了呢!”
流非笑嘻嘻看着苏清,“那我只能一辈子跟着小清清了!”
桃妮抿唇偷笑。
苏清夹了一块肉放在流非碗里,“寝不言食不语,堵上你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