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继看了蒋彦鸿一眼,他也显得非常惊讶。齐继微微一笑,看来实验室里的人也并非全然一心,而且有人手眼通天,能让不同的声音越过蒋彦鸿上达天听。
“如果采用这种SVA技术,别说18nm,即使16nm甚至更低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不过——”她从容的回答。部长一言不发,等着她下面的话。
“第一,这种技术对生产环境要求极为严苛,温度、湿度、空气中微粒子的数量、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静电、压力一系列条件都需要达到标准值并且保持恒定。据我所知,仅这一条别说生产企业,就是实验室能达到的都不多。第二,成本太高。即使满足了环境要求,一次投片成本近百万,只能保持两次精度合格的结果,第三次以后,精度就会大幅下降,没有办法实现量产。如果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存在于实验室的技术,那这种技术的确完全可以满足。所以大家经过商议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不能进一步研究改良,把它转化成可以量产的技术吗?”部长继续发问。
“这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几年前国外几个著名的实验室都论证过。当然,今年5月,我们实验室也论证过,并且形成了书面报告存档备查。以现有材料和技术条件,还看不到能够实现量产的希望。”齐继毫不犹豫的回答。
部长看着齐继,齐继坦然回望着他,一老一小如同高手过招一样对视着。部长秘书有点紧张,蒋彦鸿倒觉得这个情形颇为有趣,一脸兴致的看着。
“没有人告诉你‘坚易折,柔恒存’吗?女孩子个性太强容易吃亏,委婉柔和些比较占便宜吧?”部长语气倒是没有不悦。
“谢谢您的忠告,我一定好好体会以提升个人修为。不过恕我直言,如果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在工作中都学会了圆滑世故,那么我会觉得这个民族是可悲的。”齐继神色平静,语气淡然。
部长确实对她的回答颇感意外,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博士表现出来的矜持和自重,竟让他想到了“风骨”二字。蒋彦鸿一脸兴味,情况越来越好玩了。
部长看向蒋彦鸿:“这就是你找了三年多的人,你现在怎么想?”秘书都有点摸不准领导是不是生气了,反观这位齐博士倒是一派从容淡定。
蒋彦鸿笑得志得意满:“与有荣焉!”
部长看向齐继:“说的好,当今社会会说话的‘聪明人’太多了,稀缺的反而是埋头苦干的‘笨蛋’。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干的好不如说的好,甚至都有人出书专门教人怎么说话了,这是什么样的价值导向!从前我们的高考状元学理工类专业,现在的状元偏爱金融。从前我们崇拜的是人民英雄、知识分子,现在电视上充斥着各种选秀、真人秀,看着明星名利双收,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好好学习,一心想当网红当明星。我都想问这个社会怎么了?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靠说的漂亮能干出实事吗?靠网红明星,科技能进步吗?生产力能发展吗?国力能增强吗?我不仅仅期待你可以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我更希望十年后,二十年后你依然能做到不圆滑不世故。你还这么年轻,还可以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奋斗几十年,我希望你能用自己求真务实、清高自守的品质影响更多人!”
齐继听了部长的话颇为动容,站起身来对着他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能得到您的认同,真的特别特别的荣幸!”
“坐下说话,我也是有感而发,你们年轻人不嫌我唠叨就好!小齐同志多大了?”部长看她的眼神更加和蔼。
“快29了。”齐继回答。
“那就是28喽!女孩子不都怕自己年纪大吗,你怎么非要多说1岁?”部长觉得有趣。
齐继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不是想显得自己成熟点吗?”
“有志不在年高,学问也不在!年轻是资本,你应该引以为荣,引以为傲!”部长停顿了一下,“我家里有个侄子和你同龄,都叛逆了十几年了,要是有你一半稳重懂事就好了。你这样的好学生叛逆期什么样?”
齐继不明白大领导怎么把话题转到拉家常上去了,她求助的看看蒋彦鸿,蒋彦鸿笑着不说话耸了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齐继暗骂这个家伙不讲义气,只能硬着头皮应对:“我自己感觉好像没叛逆过。从小到大,都想着学习,想做到最好。一次次升学,发现自己周围的人越来越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多。不过在美国见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以后,我终于不再为难自己,跟自己和解了。这样算叛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