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侯门_作者:女王不在家(270)

  现在皇太后竟然给博野侯府下帖子,邀过去观龙台赏龙舟。

  往年的博野侯府可是没这个荣幸的。

  彭氏对这件事是很满意的,笑呵呵地道:“其实上次阿嘉献棉花,皇上那里也是记着阿嘉的吧,要不然也不会特意赏了三品诰命。不过这次可是皇太后给咱家下的帖子,不是皇上那边的手谕,这就耐人寻味了,说明还是皇太后惦记着咱们家,可皇太后为什么惦记着咱们家呢?”

  彭氏别有意味地笑了下:“上次的事没后音了,这都说不好的,也许是觉得南平王世子年纪还小呢?如今阿嘉要及笄了,南平王世子那里也眼看弱冠之年,这亲事应该就可以做了吧。”

  顾嘉至此,彻底没音了,她感觉到了情况不妙。

  上次莫三和齐二都出手了,去找过了南平王世子,南平王世子羞愤之下拒了这门婚事。

  可他到底怎么拒的,又是怎么给皇太后说的,这都说不好的。

  顾嘉心中叹了口气,有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奈感。

  “不管如何,你总是要好生准备着,端午节上观龙台,这是怎么样的荣宠,可不能让人小看了去。”

  “是。”

  ——

  顾嘉回到房中,想了想,觉得这个事儿不能自己烦恼。她一个姑娘家,为了嫁谁不嫁谁的事烦恼,这像什么话,必须引入外援帮忙,借力打力。

  她第一个去找的就是博野侯了。

  先陪着博野侯说了一会子话,她才慢慢地转入正题,说了这南平王世子的事。

  博野侯沉吟片刻,却是问道:“阿嘉怎么想的?”

  顾嘉道:“那南平王世子乃是皇室子嗣,又要承袭南平王之位,若哪个嫁给他,就是王妃了。女儿觉得,当王妃固然是风光荣耀一时,可是这王妃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知道多少讲究。女儿自小长在乡野,本就不懂得那么多规矩,又哪里做得来王妃,真在那个位置上,一旦行差踏错,自己受罪不说,怕是还连累父兄母亲。”

  博野侯听得女儿这一番话,倒是有些意外,打量一番后,眸中露出赞许之意。

  “阿嘉,不曾想你小小年纪,倒是想得通透,南平王世子妃的位置固然好,可却不是那么好做的,况且我博野侯府本就是世袭的侯爵,没有必要为了攀附皇室让女儿去做那个位置,为父倒是希望你能嫁在燕京城寻常伯侯之家,以后万事也好有个照应。”

  顾嘉听闻这话大喜,知道父亲是帮着自己的,且是实实在在为自己考虑的,那么母亲那里不足为惧了。

  “父亲,可是母亲那里,却是——”

  博野侯安慰道:“你不必担心这个,你的婚事,我自有主张,你母亲拿不得主意。”

  若是以前,博野侯自然是想着女儿的事就听妻子的罢了,反正她多年管理侯府,又熟知燕京城中的少年男女,想必是不会错的。

  但是最近一年家中出的种种事情,让博野侯开始意识到,自家夫人之所以看似把府里管得还不错,只是自己从来没把心思放在府里,不知道府里到底被打理成了什么糟糕样子,也不知道女儿被养成了什么模样。

  是以如今博野侯是不敢相信彭氏了。

  这个女儿原本就被养在乡下受了委屈,欠了她的,这婚事上自然不好委屈。侯府的女儿嫁过去当王妃,那得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不愿意女儿去受这种罪的,只想让女儿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到时候他和两个儿子也好护着女儿,为女儿撑腰,那日子才叫舒坦。

  况且……嫁谁不好,非要是南平王世子。

  博野侯和那南平王是有些交情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明白这其中的风险。

  关键时候,他当然分得清该远离哪个才能保住爵位,保住家里平安。

  顾嘉和自己父亲说了一会子话,真是忧心忡忡地进去,神清气爽地出来,这个爹是真心疼爱自己,为自己着想的。

  目前看来暂时不用愁了,至少不用担心嫁给什么南平王世子,只是自己及笄后,怕是做婚事早晚的,自己还是得早做打算。

  若说自己来说服父亲不要成亲就当个姑娘,怕是不行的,自己总不好说自己婚后四年无出吧。一个姑娘家,贸然说这种话,哪个会信呢。

  顾嘉正愁着这件事,恰收到齐胭送来的花笺,却是邀请她过府去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