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心计:毒凤妖娆_作者:莘蔓(146)

2019-05-03 莘蔓

  碍着易无风面上的怒色,又不敢开声询问。

  君臣之间就这样僵持着,场面静谥的让人心惊。

  约摸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还是易无风率先开的口,

  “看看你们呈上来的东西,可有发现自己的失职?”

  “微臣该死!”也管不得自己错在哪里,众人“噗通”一声,齐齐跪倒下地。

  “荒唐!”易无风厉喝一声,

  “看看你们奏上来的东西,江南江北天灾已过,一切安然无虞,顺利渡过难关。但据朕的暗卫回报,去年夏季,澄江因堤坝年久失修,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八州十郡尽成一片荒泽,无一幸免。直入年末冬季,再逢燥冷干旱,不见雨雪,江南江北之地农作物尽毁,全年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早已民不聊生。这些,你们可是知道?”

  一字一句,易无风咬字极重,无不在昭显着他此时此刻的满心怒意。

  案前的众大臣总算明白皇帝之怒,战战兢兢的磕着头,回答,

  “回禀圣上,江南江北之事,不是已经拨下赈灾的款项,还有几万石的粮食么。这事儿,好似是郑国公去督办的。”

  听到自己的被提及,郑国公周身一凛,恭恭谨谨的朝着皇帝磕下一个头,接过话急忙答,

  “此事确实是微臣督办,微臣已令门生并州刺史亲自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而江南江北两地也回报,说是灾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得已缓解。州府衙门也令将士帮助百姓耕作,恢复生机。”

  “全是谎话!”丝毫不顾及郑国公乃是皇后的父亲,易无风又是一声厉喝,将手中的另外一封奏折直接扔到郑国公的脸上,

  “这便是你说的得到控制,得到缓解。若不是林锦国前往北方八府上任,途经并州等地,朕还不知道朕的子民居然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北方八府之乱被平息,张庭喻被玉阳王军前处斩,皇帝将之前并不掌实权的太傅林锦国封为北方八府巡按,调往北方八府掌管北方政事。郑国公当然知道,林锦国乃是皇帝心腹,倒是没想到,林锦国前往北方赴任,还会从江北绕过去。

  闹出这一出,真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说不慌张,是不可能的,眼下龙颜震怒,稍有不慎便会落地。但郑国公毕竟是几朝老臣,与玉阳王一样的人物,很快就镇定下来。抚着易无风的怒气,先是认下罪过,

  “微臣该死,皇上恕罪。看来此事定有蹊跷,微臣必定严查,给皇上交代!”

  “查?”眼底翻过丝毫的嘲讽,易无风冷冷扫过跪在跟前的郑国公一眼,

  “只怕那赈灾的几百万两银子,都被他们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一句飘渺无着的话刺来,不偏不倚,正好的刺入郑国公的心里头。额头滴下几滴冷汗,郑国公忙不迭的只能磕头,

  “微臣用人不慎,皇上恕罪。微臣定查明其中黑白,给陛下交代。”

  “行了。”似有些不耐烦的喝过郑国公一声,易无风眼底的怒气稍稍有些褪去。挑了挑眉,看了眼站在一旁的丞相于暻笙还有御史大夫,道,

  “于暻笙,这件事情,朕交给你去查。”此话一出,莫说是郑国公,连于暻笙自己都是一颤,颤颤兢兢的站出列,站到易无风的跟前,

  “微臣领旨!”拒绝不得,于暻笙也只能领了下来。

  心中早已叫苦不迭,为官多年,其中猫腻哪能看不出。并且,自入仕以来,于暻笙一直奉行中庸之道。特别是对郑国公一党,他是不奉承也不相背,独善其身,相安无事。但于绯诗逐渐博得易无风宠爱,郑国公一党对他已是诸多的不满。

  他不过是文臣,就算是为百官之首,亦是不能跟郑国公抗衡。

  郑国公乃是三朝元老,又手握重兵,女儿还是当今皇后。如若可以,于暻笙是万万都不想得罪于他的,可眼下看来,不得罪都不行了。

  冷眼观着朝中的局势,良钥隐隐像是有些看明白些什么。

  ……

  跟在御书房里的波涛暗涌不同,芳华宫中,春情袅袅,笑意涟涟。

  慕婉本是于绯诗的宫女,忽然摇身一变,变成玉阳王妃。点红可是羡慕不已,哀怨的望着于绯诗,埋怨的想着,这等好事情为何不落到自己头上。

  于绯诗明白她的女儿家心思,打趣着她,说是让她好生瞧着各家的世家公子,她若瞧上了。于绯诗亦去易无风跟前,帮她讨恩典去。不仅如此,慕婉也跟着帮腔,说只要点红看的上,她定然也跟良钥说去,以她们两人之力,定然能帮点红寻一门好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