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晚膳后,于绯诗想着今日与慕婉所言,心中隐隐的不安慢慢汇聚成烦躁。实在闷的慌,不让怀袖跟点红等人跟着,于绯诗独自踏步走到仙履林中。
今日正好是十五,被时光磨圆的月亮高高的悬挂在天下,如同一面玉白色的明镜,又似镶在漆黑绸布上的玉珏。乳白色的华光从天霄倾泻下来,流淌在于绯诗的身上,恍如沐浴在清亮的银辉里。
走一步,影子在月华的笼罩下拉的修长。
堰湖仙履林的桃花在微风的吹拂中,于月光下摇摇曳曳的,绚丽的姿影,美妙的让人移不开眼。
不由自主的踱步过去,于绯诗漫步在仙履林中。拂过一枝盛开的桃花,扶到鼻端细细的闻着。隐隐的暗香触漫在鼻端,化开于绯诗心底所有的压抑。她忽然绽开一道舒心的笑容,映在她的眉眼间,居然让满林的桃花都黯然失色。
忽尔间,看着自己被月光拉长的身影,于绯诗蓦然又觉得心中悲切。
觉得自己形孤影单。
走着走着,“吭”的一声,一根通体碧绿的玉箫从袖子里落出。掉到泥地里,横在月光里的玉箫勾起了于绯诗对于母亲的记忆。
曾记得许老太太说,这根玉箫乃是于绯诗的母亲出阁前最喜欢的饰物。一时不忍心,于绯诗蹲下身子,将玉箫捡起。放到怀里用衣袖轻轻插去漫在玉箫上的泥土之后,于绯诗打量过玉箫之后,瞬间热泪盈眶,
“母亲。”
不自觉的将玉箫捧到自己的唇边,双手放到箫洞的位置。随意的吹奏起那首母亲教给自己的曲子,紧随着于绯诗的动作,悠扬的曲音行云流水一样从玉箫里流淌出来。清泠的靡音搀落到月光中,在仙履林内徜徉。
偶尔有风,轻轻的吹过来,满树的花瓣一片逐着一片落下,卷起漫天的花舞。
承着风的翅膀,箫声越过高墙,飘到司乐局内。本想睡下的宁筝不觉被箫声所吸引,忽的没了睡意,坐里起身,喃喃自语着,
“好优雅的箫声。”司乐局的宫女皆是上好的乐者,精通各种各样的乐器,精通各种各样的舞蹈。宁筝自小喜好音律舞蹈,更是名师指点,在音律上的造诣可谓是登峰造极。今夜听得的这曲箫音,让宁筝都自愧不如。
好奇之下,宁筝急忙穿戴好衣服,蹑手蹑脚的踱出房门。
出的门口,箫声听的越发清晰,恍如一阵清泉流过人的心里,洗去满心的尘埃。沉静当中,浮现的隐晦忧伤如影随形。像是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又是像是悲叹着自己的颠肺流离和无可奈何。
细品之下,宁筝不由的被勾引出清泪。
如此的音神具备,吹奏之人绝对不是凡人。宁筝心中笃定的想着,相见那人的想法越发的强烈。小心翼翼的避开宫里头巡逻的侍卫,宁筝蹑手蹑脚的走出司乐局。
仔细追着箫音传过来的方向,宁筝仔细的听出是从仙履林传过来的。
迈开脚步,躲着侍卫,走过九曲九折的廊桥,踏过阴森的宫闱小道。宁筝捏着手中洞箫,心神雀跃的寻声而去。
在一处玄关的地方,箫音猛的嘎然而止。
让宁筝霎那间失去方向,怔在原地。
第166章 音嫔宁筝
初升的明月如一块通透的圆形玉珏,嵌在墨蓝色绸布似的夜空,辉光清冷,隐隐透出清白的玉色。满林的桃花借着月意,晶莹的玉色洒在妖娆的桃花花瓣上,泛着细碎的银光。
点点的银光映入易无风的眼里,漆黑深沉的眸色里滚涌着莫测的疲惫。
旧年江南江北两府之事,着实让易无风头疼许久。今年年关过后,易无风便着手做出大的调整,将两府官员替换成科考选上的人才。其中错中复杂的关系,让易无风晕头转向。
看了一整天的奏折,好不容易空闲下来。推开御书房的门,易无风伸了伸拦腰,踱步出门,站在玉阶上看着漫天的月光。清亮的月色流潋下来,洒在他身上,让他生出一丝随处走走的兴致。
难得易无风有此雅兴,玉公公等人不敢反驳,撑起因站立一天疲惫的神色。脚步匆匆的跟随上去,拐过九曲九折的回廊,穿过狭窄的长门夹道。临近仙履林的时候,林子里传过来的悠扬曲音,让易无风生生停下脚步。
清缓迟润的箫声,搀落在夜间的清风里,吹送到易无风耳畔。荡起的舒适安宁,是易无风前所未有的感觉。
紧寻向曲音传过来的方向,易无风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