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攻略(清宫)_作者:田甲申(490)

2019-05-03 田甲申 宫斗文

  大阿哥也知道自己文章比不上太子能得皇帝褒奖已经是心满意足,高兴地受了。太子面上自然也是高兴的,心里却腹诽着也不知道皇阿玛夸大阿哥做什么,文章完全及不上他的。

  哥哥们都考完了,最后轮到两个小不点了。胤祺本来就是进书房最晚的,先前宜妃也没给他启蒙底子本来就差兄弟们一大截,加之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功课素来是兄弟们里垫底,这会儿紧张都写到了脸上,好像生怕别人看不出来。皇帝对他招了招手,说:“胤祺,你是哥哥,你先来。”

  胤祺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紧张的感觉让他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王熙说:“五阿哥,今日考题是背诵《学而》。”

  “是。”胤祺向皇帝及众师傅们一拜便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始背了。这《学而》是《论语》的开篇,不算长,师傅们也教了好几遍了,胤祺虽说尚不能一气呵成,但磕磕绊绊着总算是背下来了。他进书房和兄弟们一起念书也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皇帝见他能把整篇都背下来也是满意了,给了一个中等的考评。胤祺眼泪汪汪,不是难过而是高兴的,但总算把这一关过了。

  论到胤祚了,王熙知道他强记便想让他背诵一篇长篇的《先进》,他还没说话,皇帝在旁插了一句:“胤祚,皇阿玛说上句,你背下句,一共十句,全背对了皇阿玛给你上等,背错一句中等,错两句下等。明白了吗?”

  “是。”

  王熙心想,皇帝这是知道六阿哥强记故意要考他,顺着背容易像这样一句跳一句的反而难。

  顾问行要去拿一卷《论语》来,皇帝摆了摆手,这一部《论语》他从念书开始念,至今几乎每隔几天就要翻一翻看一看,早已烂熟于心了。而书房里几位师傅们也都是进士出身,《论语》自然是各个烂熟于胸。

  这一对父子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便开始了一问一答。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皇帝才思敏捷,上一句还是《八佾》中的,下一句又跳成了《里仁》篇幅。而胤祚竟然也跟上了,几乎是皇帝才说完上句,胤祚马上就能背出下句。两人说的是一气呵成,胤祚没说错一个字,而且没有犹豫分毫。

  问完十句时皇帝停了停,瞧了胤祚一眼又问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胤祚才说了“知止而后有定”五个字,忽然一个激灵,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把嘴一闭后面的不说了。

  皇帝看着他问:“怎么不说了,后面忘记了?”

  胤祚没说话却点了点头。皇帝心里头奇怪,虽说他是临时起意忽然跳到了《大学》,可胤祚刚才第一句明明都背出来了,一点没打绊子,看样子是完全记得,怎么看也不像是忘记的样子。

  皇帝盯着胤祚看了会儿若有所思,胤祚不自在地低下头,手指交握在了一起垂在身前。从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皇帝又怎么会不记得,胤祚只要一紧张就会有这样的小动作。他心里更是奇怪了,又耐心地问了一遍:“真不记得了?”

  胤祚还是没说话,但是依旧点了点头。

  几位师傅们也是心里挺纳闷的,六阿哥强记他们都知道,这《大学》虽然还没细讲,但书房里已经读过几遍了,以六阿哥的能力不该背不出啊。王熙作为总师傅这会儿不得不出来圆场说:“皇上,十句已满了。”

  皇帝想了想道:“胤祚,皇阿玛虽多问了你一句,但一开始便说过若错一句考核便是中等,故这次朕给你中等。”

  “儿臣叩谢皇阿玛。”

  最是强记的胤祚竟然也有背不出书的时候,而且在这最拿手的一项得了中等,其余皇子们也都是惊讶极了,却也有人在心里松了口气寻思:区区小儿不过如此。

  胤禛一脸惋惜,拉着胤祚的手安慰他:“弟弟,可惜了。”

  胤祚却不甚在意,甚至甜甜地笑了。他已经得了中等了啦,更重要的是他守住了对额娘的承诺,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