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佟家和穆家当年是一起辅佐荣仓灭大齐登帝位的,两家关系一直很好,她和自己夫君穆老侯爷对佟方为的为人也是很钦佩的。女孩家门风好,两家又算是门当户对,这两个孩子凑一对再合适不过了。
二是娶这么个地位很高,却家中无势的二儿媳,即不委屈嵘儿,又让自家大儿媳压力小些。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啊!
穆家大儿媳出身小家碧玉,唤作李氏芳茹,是穆家长子穆靖峰当年领兵时偶遇的女孩。
当时,穆老夫人看了就觉得这女孩做家里长子长妇有些不合适,可看因自己儿子实在喜欢就认了。后来她发现这儿媳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不但做事小气,还总是离间老大老二他们兄弟两个,这就很让她生气了。
穆家长子穆靖峰原也是领兵的将军,后来因腿受重伤无法再领兵打仗,便回京做了个闲官。穆家幼子因其兄受伤,年仅十四岁就被其父镇远侯穆寒天投入军营,开始带兵打仗。却没想此子颇有乃父之风,年纪轻轻便做到将军之位,还屡获战功。
那时穆家大儿媳便开始天天担心自己夫君的世子之位会被自家小叔争去,便天天在其夫耳边吹风,让他防着老二。
后来穆老侯爷因病过世,长子穆靖峰承袭了镇远侯的爵位,成为新镇远侯。穆老夫人以为从此便会一家和睦了,却没想到,这大儿媳因自己迟迟未能生子,便还是担心自己夫君的爵位不稳,仍天天撺掇老大防着老二。
穆老夫人看着自己家大儿身体不好,可怜他,便对这个儿媳睁一眼闭一眼。如今老二自己挣来了定西侯,没想到她还是不安生,居然敢把手伸向了老二的婚事。
看来她是听说老二要娶郡主,害怕这郡主以后会压自己一头,才去游说宣威候夫人为自家幼子去皇上那求娶瀛阳郡主的。这实在是太气人了!
“让圣上见笑了!是老身没有管教好自家儿媳。谢圣上看顾我家嵘儿,助他觅得贤妇。”穆老夫人起身向皇上下跪致谢。
“嫂夫人快请起!本来也是您家提亲在前,孤也算不得是有偏有向。今天,孤来此也就是怀怀旧,现在孤还能说得上话的老人没有几个了!”皇上一脸的落寞。
“圣上,老身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穆老夫人看着皇上这个样子有些于心不忍。
“嫂夫人,您请讲!”皇上看了她一眼。
“瑾懿皇后已经走了十多年了,皇上该再寻个知心的人,哪怕是为了皇嗣呢!”穆老夫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皇上静默了一会,然后哈哈大笑着说:“嫂夫人,现在也就只有你敢劝孤这件事了!罢了,莫劝了!孤可以放几个有目的的女人在后宫,却无法再把那些女人放进心里了。至于皇嗣,算了,不说了!不说了!嫂夫人,孤也该告辞了!”
“皇上您多保重!恭送皇上!”穆老夫人跪送皇上。
建元一十六年十月,皇上下旨赐婚瀛阳郡主佟君陶嫁于镇西大将军定西侯穆靖嵘。
穆老夫人携近十车聘礼从京城出发向瀛州城行去。此行本该由穆家长子去的,但出发前他却说自己旧疾复发无法成行。穆老夫人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带聘礼去瀛州,穆靖峰苦劝无果,只得多找了几个大夫随其同行。
“母亲,孩儿不孝!身体不争气,无法去瀛州为弟下聘。”临行前穆靖峰跪送母亲。
“峰儿,我去下聘更能体现穆家对那孩子的重视,也是做给皇上看的。母亲身体还算硬朗,当年母亲也是陪你父亲上过战场的人,可不是一般老妇可比,你莫担心。只是一条,莫再什么都听你那媳妇的,跟你兄弟分心。那可是你同胞兄弟啊!”穆老夫人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是!母亲,孩儿知道了!”可他心中却不以为然,心想,现在再提起穆家,谁人还会记得他穆靖峰,都是不住的去赞那穆靖嵘,是兄弟又如何!
穆靖嵘骑着玄鬃带着一小队人,候在距瀛州城十几里外的官道上。远远地,他看见了一大队带着辎重的车队,然后迅速拍马迎了上去。
车队最前边是一队护卫,后边跟着是一辆朴实却又稳重的马车,再后边跟的就全是拉货的车队了。
穆靖嵘拍马来到马车边,一个翻身下了马,然后跪在车边,大声喊道:“不孝儿穆靖嵘前来迎接母亲,母亲一路辛苦了!”
马车停下了,车帘被迅速掀开,一个老妇人探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