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七八个人已经不少了,咱们一开始去考的足足几百人,到了最后一场就30个人,你说,究竟少不少。”
想了想那天看到的人,狗蛋终于不再说话。
其他人这才真正相信这件事,激动的手都在抖。
要知道南朝的功名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子,你没有任何功名在身的话,要交各种各样的税收,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什么。可一旦你有了功名,那么一切就不一样了。
不仅在村里受尊敬,各种税收减了七成,平日里每个月还有二两银子,在县太爷那里也说得上话,去各个铺子买东西也可以得到很大的优惠。这要万一犯事了,衙役等人也没有办法直接逮捕和判处你,当然,这个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等到了秀才的话就直接免税,每个月的银两也加到了5两,有资历的话可以如同王秀才一样开办学堂,最主要的是见县太爷可以不下跪,只需要行礼就好,平日里有事可以直接到县衙见县太爷,真遇到事了也就是一两句话的事。
尤其是王强这样获得案首的,可以说秀才是没跑了,除非你倒霉的碰到了特别有才的或者特别古怪的考官,不过从历年来看,这种事基本没有。
总之,功名越高,越能享受好的待遇,所以,许多人一辈子努力一辈子都为了考一个功名也不足为奇。
只是这难度嘛,从几个村只有一个王秀才就能看出来。
“也就是说,你到时候直接考秀才就行,不用再费那么多事?”
听到王强肯定的回答,顾母直接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念叨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大丫二丫凑在一起不知道再说什么,顾父转身去了房间,只是眼角微微有点湿润。
第十七章 道贺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脸上的笑都没下去过,顾母也不整天在家里忙活了,没事就出去转转,专找人多的地方扎堆,然后再不经意的说出小儿子考上童生的事,在接收一大堆的夸奖赞美羡慕后再转战其他地方。
大哥大姐和二姐出去也会得意的给小伙伴们说上一说。
顾父要说是几人中最含蓄的了,从不主动说,因为有顾母几人的宣传,自是有各家的汉子问顾父。
这几天王强出门就能听到众人变着花儿夸赞的他的话,最喜欢提的就是他抓周时候的事,就连里正都说自己有眼光,从小就看出来王强是个出息的。
对此,王强只能跟着呵呵笑,脸都快僵了。
这种热潮直到入学了,才慢慢平息下来。
是的,因为这次考童生,王秀才给几人直接放了十天的假,让好好准备。今天,就是几人去入学的时候了。
到了学堂,王强远远就看到两个好友被一堆小孩子围着,整个学堂吵吵嚷嚷的。
等到王强进来后,这种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咱们的案首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原本围着两人的小孩子直接涌到了王强这里,见此,王之然和李裴瑾不着痕迹的松了口气,显然刚才他们两人也被问的够呛。
“谨言,王之然说你是案首呢。”
“谨言谨言,这次去考题难不难啊,好不好考?”
“县里大吗?和镇子上一样吗?”
“县官长什么样子啊?”
“……”
一开始还问的是关于考题的事,谁知慢慢的就歪楼了,转而到了其他地方。
这种喧闹直到先生进来才停止。
没对这些人说什么,只是如同往常一样讲学,下学后本来其他人还想问问的,但看了看先生明显有话说的样子,只能作罢。
王强三人被先生单独留了下来。
让三人把考题默写了出来,又让把各自的答案写出来,然后他一一指出不足之处。
最后,先生提出了村里人一直不相信的事,“听说,你们直接获得童生资格?”
他只知道几人过了县试,对于童生这件事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此借着今天的这个机会问了出来。
于是三人不得不将那天的事重新说了一遍。
听完,王秀才让几人走了,没有多说什么。
原本以为先生会多说点什么,但谁知只是轻描淡写问了几句便让三人走,很是让几人意外。
看而似淡定的王秀才直到回到自己房间才无语凝咽,遥想自己当年考童生折腾的劲,再想想这几个孩子的好运气,真是人比人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