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生活_作者:奇书不是书(58)

  整个书院看下来授课方式与管理模式同现代的差不多,只不过学的要更多、也更杂了些。

  就这样,他们在书院里如饥似渴的开始了新的求学生涯……

  第二日,几人抱着激动的心情向着自己的学堂走去,却不料在路上碰见了一个眼熟的人,正是那天林子里那名求饶的书生。

  那名书生显然也看到了他们三人,狠狠的看了三人一眼,便准备越过几人离去。

  王之然用手比划了个下跪的姿势,又伸出了小拇指摇了摇,自古以来肢体语言表达的能力都是共通的,那书生显然看懂了王之然的意思,不由得以袖掩面,换了个方向快步离开。

  王之然嗤笑一声,对那名书生很是瞧不上眼:“你们说书院知不知道这名书生是那种德行?”

  “应当是不知的,不然怎么会收下。”李裴瑾接话。

  “嗯~ ,你说我们要不要揭开他的真面目啊!”王之然摩拳擦掌,整个人因为这种可能兴奋了起来。

  “安分点,那日的事情已经过去,如果他不来招惹我们,我们也不要去主动挑事,别忘了我们来书院是干嘛的!”王强严厉制止了好友的这种想法。

  王之然失望的哦了一声,三人随之走向学堂。

  有个词叫做冤家路窄,有句话说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刚进学堂,三人便又看到了方才那名书生。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无语!

  不寻常的安静终于引来了其他人。一片白袍中冒出三个另色的衣服是很显眼的事,大家看了看,又不感兴趣的转过头,还有几个人发出了讥笑声。

  三人同时想着:我们这是被排挤了吗?

  其实也不是他们非要穿着另类,只因他们入学比较仓促,新的学院服并未发下来,因此才会这样,不过……

  “管他呢!”三人不约而同地耸耸肩,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第三十六章 挑事

  先生显然是知道他们三人的,大致了解了他们三人的学识确定他们三人跟得上进度后,便深入浅出的开始讲起了《孟子》。

  不得不说书院的先生到底是学识渊博,寥寥几句便将整篇孟子的核心讲了出来。

  看到大家都对这本书有了笼统地了解,才细细地逐句分析。

  王强还好,毕竟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王之然和李裴瑾两人就不同了,他们显然是第一次接受到这种授课模式,对此很是惊奇,听的是如痴如醉。直到先生宣布下学的声音响起,两人仍沉浸在那种气氛里。

  看到两名好友仍旧没有缓过神来,王强也不去催促,总归也没什么事,便由得他们去。只是注意到方才那名书生在另一个人看起来很是骄傲的人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人转过头,看着三人。王强和那人对视了半天,同时转过视线,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给对方下了评语:“哼,弱鸡!”

  接下来的日子平静如波,就在大家都以为日子将这样下去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变化。

  这日,王强正在听课,忽然被先生叫了出去。

  进了房间,先生拿出了一份答题递给王强,“你先看看。”

  王强接过那份答题,粗略一看:“这是我当日的答题。”

  先生收回那份答卷拿在手上,“嗯,文笔出色,侧重点写的也很鲜明,可以说是这次小考中最出色的答卷之一。”

  听了这话,王强疑惑的看着先生。

  先生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又递出了另外一份给他。

  接过答卷细细的看了半天,半响,王强才抬起头,“为何这份答题同我的如此相似?”

  说相似是比较委婉,准确的说应该是一模一样,只是在某些地方改了几笔。

  他看着先生,显然是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种事。

  先生沉思半响,开了口:“谨言,我们青山书院的宗旨是先重认知再求学识,”顿了顿继续道:“科举之路上功名并不是唯一,相比功名,我们更需要追求的自己的初心,你可懂?”

  王强懂了。

  微微吸一口气,向着先生躬了躬身:“您的话我们以前的先生也说过,我也是一直谨记于心,不敢违背!至于为什么这次会出现这种事情……”

  “过上几日,学生自会证明自己,望先生准许!”

  先生思索半天,终是同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