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生活_作者:奇书不是书(64)

  几年的书院生活,不仅加深了他们学识上的见解,更使得他们对云崖县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以及各个地方了解了个七七八八。至少现在的他们出去不再像第一次那样两眼一抹黑,而是知道了哪里的东西最好吃,那里的曲儿最动听,哪里的文墨用起来最舒服,哪个地方踏青风光最好。

  尤记得第一次去听曲儿的时候,几人还很是羞涩,毕竟以前从未去过那种地方。后来薛景煜劝说才踏足而入。

  王强是出于考究的心理,想看看古代的青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和现在的酒吧之类的差在哪里,至于其他几人纯粹是长见识去了,毕竟以后到了京都这种场面还有很多,在自己人跟前丢人总好过在陌生人面前丢人。

  有趣的是在这期间,王强点亮了一个穿越者的技能。

  那是偶然一次几人吃酒时,王强喝到兴处想起现代的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便提议众人来玩。自己输了以后就给几人讲了一个润色版的一只猴子的故事。谁知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只是几人缠着要听王强讲,后来演变成整个书院都知道了这个故事。

  要不怎么说书生除了一张嘴还有笔杆子厉害呢,经过他们的宣传润色,这个故事彻底的传遍了云崖县以及周边大大小小的县城,甚至于后来他们进京都后也听到说书人在讲这个故事。

  相比之下,王强这个最开始的讲述人除了在书院里,对外反而没有几个人关注,当然,这也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

  王强:厉害了我的猴哥,期待着有一天你能征服星辰大海。

  第四十章 过年

  日月如梭,流光易逝,转眼间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书院放了一个月的休息日,王强几人当天就满满当当的买了一大堆东西启程回家。

  进了村如往常一样去拜见了王秀才,和他聊了下书院的见闻以及学识上的疑惑,然后和村里人点头打了个招呼才回了家。

  同现代越来越淡的程式化走亲戚不同,南朝的新年很是热闹。顾母和大嫂整天忙着贴春联、剪窗花、做吃食,王强和顾父则是帮着挂彩灯、剪彩绸,就是狗蛋也没闲下来,每天都从镇子上带回点各种各样的东西,一家人分工合作,忙得是不亦乐乎。

  大年初一早上王强早早就起来了,换上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青衣,整理好自己就出了房门。

  进了中堂才看到大嫂已经把浓浓的青菜粥熬好了,今日的饭食很是简单,每人一碗青菜粥就完了。

  吃青粥是南朝过年特有的习俗,与之相符的还有着青衣,每年的初一都可以看到村子里的人都是一身青衣,如王强这样的读书人也带着锦纶,不管再穷的人家都是那样。

  过年是所有村民难得的放松的时间,一出门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人群围在一起说着笑,不时向着来往的人说着新年好,一大群孩子跑来跑去,趁着大人不注意往他们脚底下扔几个鞭炮,在得到一声假意训斥后再嘻嘻哈哈的跑掉,被吓到的人也不去追,只是笑骂几句就过去了。

  第二日是大嫂回娘家的日子,一大早一家人吃了早饭,大哥便拿着备好的年礼同大嫂还有侄子出门了。

  刚把三人送出门,还没来得及进门就听到有人在喊小舅舅。回头一看,姐姐姐夫还有两个外甥正向这边走来。

  “小舅舅”,两个外甥“噔噔噔”的跑来,一把抱住了王强的腿,甜甜蜜蜜的喊着。

  “怎么自己的外甥还有侄子都喜欢抱自己的腿!”心里这样想着,却弯下腰一只手一个将两人抱起,对着姐姐姐夫打了个招呼,就跟着一起进了门。

  “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吃了没?”顾母一边走,一边问着姐姐姐夫。

  “吃过了,娘,我们想着来早点晚上就赶路也就不着急了。”大姐忙着看孩子,姐夫回答道。

  “是的呢娘,”二丫也说,“谁知道刚进村就看到大姐还有姐夫,我们就一道进来了。”二姐夫则在旁边憨厚的笑着点头。

  顾母点点头,没说话。

  王强看着两个姐夫截然不同的性格,心里直感叹。这人的性格果然是互补的,大姐不爱说话,大姐夫偏偏一肚子心眼,二姐嘴巴伶俐,但二姐夫却憨厚老实到不行。

  “小弟,你明年就要考乡试了吧,准备的怎么样了?”二丫看着旁边的王强问。

  抱着两个外甥一左一右放在腿上,王强这才说话:“还好,先生说了,明年先下场试下,也好有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