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儿?春枝?庶三叔?
令人怀疑的对象就是这三个人。
春枝是家生子,以前跟着她,肯定是不会武的。
婵儿是秋姨娘跟来的丫头,庶三叔从来没听说他会武艺,只一个文弱书生而已。
“大小姐!”洪嬷嬷迟疑的开口,“奴婢从未诊过逆气之脉,若不是听孙先生说怕是还不知道逆气之脉似散脉,其实又比散脉多了一个结脉……”
颜含玉明白洪嬷嬷的迟疑,毕竟这是第一次遇上,没个人在身边指引,到底还是不能相信自己的诊脉结果。
“不管这次的事是不是预谋,我三叔其人我一直都觉得可疑。”
三叔的生母是祖母的庶妹,听说生了他之后身子状况愈加不好,没两年就没了。
颜含玉的记忆中,即使三叔不是祖母的亲子,可祖母对三叔并没多少偏驳,除了对她父亲偏爱,对二叔和三叔都无甚区别。
在秋姨娘刚刚流产之后,又听春枝有孕在身,已经怀有一个多月,迎来了二叔在上一世的最后一个儿子。
一事忧,一事喜。
同年,改年号盛安元年,二月,春,齐王赵世林加任开封尹,永兴军节度使。
贤郡王赵贤加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在去年腊月被皇帝贬斥,撤了宰相之职的卢英达,加任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陆老爷晋封宰相。
陆家大爷升殿前副都指挥使。
太傅大人颜茂华加封安华军节度使。
颜二爷颜学义加任秘书少监一职。
颜三爷颜学智升开封少尹。
跟太傅府隔了一条巷的杨家,杨重杨将军晋升辅国大将军,加勋位上柱国。
当然升的升,也有贬的贬,总归几家欢喜几家愁。
颜老爷低调多年,如今加任官职,连同儿子晋升,是颜氏一门的殊荣。
第二百零五章 陈家寿宴(第三卷 始)
盛安年间,两年内实在是不安稳。
丁朝宫廷发生内乱,邕州州官上奏皇帝,趁丁朝内乱之机南下讨伐。皇帝应允,然白藤江之战先胜后败,统一丁朝的计划化为泡影。
紧跟着边城庆州旱灾,又是衡州发生水灾,还有潮州一代的蛮民暴乱。
天灾人祸,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使得朝堂有颓丧之气。
总算到了年尾,各处安宁下来。直到新年正月,皇帝又改年号,雍熙,有一改朝堂低迷之势。
汴京百姓的生活依旧平静。
在上一世颜含玉正是在雍熙元年从苏州回到汴京。
而对于颜含玉来说,早回来两年是对的。
如此,汴京各处的风向转换她可以知道的一清二楚。
还有她娘生病,她也能时刻守着照看。
林素馨的一场风寒从年前就开始了,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个月都没痊愈。
一直到开春,新芽初发,垂柳渐绿,百草丛生,林素馨总算是痊愈了。
这一场风寒,颜含玉可没少跟着操心,母亲那些年空度一人,早已有体虚之症,脾虚体弱,极难调养。这两年她一直琢磨给祖父配药膳的同时,也有给母亲调养身子,可每到冬天,一场风寒下来,就会发现见效甚微。就算效果不显著,可母亲身子没日渐衰弱,就这一点让颜含玉很有自信,母亲至少是能突破今年年底的这一大关的,而她也有信心改变母亲的命运。
春暖花开,繁花的盛宴。
玉笙居里,颜含玉坐在铜镜前,周嬷嬷给她梳头。
颜含玉身边,梳头手法最好的莫过于周嬷嬷,其次是小芽儿,周嬷嬷提过很多次,都说小芽儿的手真巧。
周嬷嬷细致又认真的给颜含玉梳头,突然手上一松,惊道,“大小姐,这、这……”
“何事惊慌?”
“大小姐!”
颜含玉顺着视线看去,却见一根银丝在阳光下显得尤为突出。
“大小姐,你怎么会生华发?”周嬷嬷的手几乎是抖的,她不敢说出那一句话。她们家小姐那么小就生华发,是不好的预兆啊!
少年生华发,红颜易早消!
这句话颜含玉在上一世就听过。
“梳里面去吧,没事!”颜含玉面上淡然,可心里还是忍不住胡思乱想。
与上一世同样的事情,这是要重蹈覆辙吗?
她的手心被自己掐的生疼,又松开,琉璃般的眼眸闭上,再睁开已是一片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