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颜娇_作者:碧水犹清(30)

  含玉读了一世的书,那些复杂的字她确实认识,可总归要做个样子学一下,不然这学的过程没了,她什么都知道,就显得她是个妖孽。方如云教了她两天,颇为满意,只当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学一遍就记得了,并不曾它想。含玉如今亲近方如云,只想让她有机会离开顾家,跟她一起去江南。这个想法虽然比较难实现,可总归顾家因为方姑跟她亲近,顾家就不敢对她无礼。

  阴雨绵绵下了几日,含玉为了给周嬷嬷祈福,便在晴好的休息日子准备去一趟相国寺。

  相国寺是汴京第一大寺,从前朝留到至今,晨钟暮鼓,一直香火旺盛。

  林氏听含玉的请求,便应了她,跟她一起出了门。

  林氏这几年深居浅出,许久不曾出门,等到出门那天,坐在牛车上一直心神不宁。上一次出门她却是一心惦记着含玉,倒是没有多想。

  含玉看出母亲的焦虑,一路跟她说着话。

  “以后娘经常陪我出来走走好不好?”上一世她因为身体原因,长年困顿闺房,很少出门。若不是去外祖家,她才真正明白自己虽然饱读诗书,却只是井底之蛙而已。

  林氏听了她的话,疑惑的望着她。

  “娘,我想出来玩。”含玉撒娇道。

  林氏展颜微笑,“好。”女儿有要求,她如今都会答应。女儿再怎么早慧,可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喜欢热闹的心情她能够明白。

  相国寺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素有“相国霜钟”的美誉。因为是前朝留下的寺院,且相国寺的每一代方丈德高望重,通古博今,颇受当朝皇族尊崇。

  相国寺濒临汴河,寺门前是里城的重要码头,而且位置适中,因而此处极为热闹。寺门前的道路宽阔,河畔垂柳细窕,路上人来车往,行人数不胜数。

  第二十一章 再遇

  牛车停稳,林氏和含玉下了牛车。

  相国寺前是汴河大街,但见寺外翠柏森森青掩日,苍松郁郁绿遮天。大门敞开,红墙碧瓦,楼殿重叠,寺院烟雾缭绕,殿内庄严巍峨。

  含玉这一世许多事都不曾随着上一世走,她不知是否是因为自己改命而让身边人的命运也受到影响。周嬷嬷昏迷不醒让她心中愧疚,上一世周嬷嬷护她佑她,说是她的救命恩人也不为过。

  她今生所为是在改天逆命,含玉不敢求佛。她找了个借口为周嬷嬷祈福,其实来相国寺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带母亲出来散心,她也能出来走走。洪嬷嬷就跟她说适当的活动筋骨对身体有益,整日捧着书坐着,长久下来对身体不好不说,对眼睛也不好。含玉上一世到了后来因为经常看书就弄的眼睛都看不清了,所以这一世她不会继续做书呆子。

  趁着林氏在福佑殿祈福,含玉借着小解的借口在寺内游走,听雨一路陪着她。

  青石路,参天的苍松翠柏,高大的青铜鼎,相国寺的院子一个接着一个,一道门环着一道门,颜含玉过了三道院门,一路拜了三尊大佛,一直走到生息院,却听此院中铃声清脆,木鱼声阵阵,醇厚的念经声传到耳中。

  有两个光头小僧正往生息院进去,含玉上前问道,“师傅,不知此处在超度何人?”

  “小施主,今日是武功郡王的七七,我们方丈在生息院中为郡王爷做法事。”

  “我是太傅的嫡孙女,武功郡王过世当日我也差点遭遇不测,不知我能否进去拜一拜郡王爷?”

  “小施主请。”

  颜含玉带着听雨跟着两个小僧进去,她站在院中,却见殿内围坐着一群衲衣僧人,中间盘腿坐着一个僧人手持摇铃,口中念念有声。

  生息院中一个小隔间一坐一站着两个人。那站着的身着蓝衣,年纪稍大,看着十八九岁的样子,坐着的是个少年公子,一身素衣白袍。斜阳从窗棂中照进去,露出他半边白皙的侧颜,他面上毫无表情,看不出心中所想。

  “四爷,是那个小丫头,上次跟您对诗的小丫头。”赵峰跟主子一起到相国寺为二爷求经。从二爷过世后,四爷便很少会笑,原本温润和善的主子变了个人似的。

  赵贤偏头看去,却见一个稚龄丫头对着前面大殿伏地而跪。

  赵峰看主子神色,以为他会出现不一样的神色,却见他依旧面无表情,心中堪忧。

  颜含玉这边却是看不到小隔间的,磕了三个头,便带着听雨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