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颜娇_作者:碧水犹清(426)

  然而齐王的性情专横独裁,跟皇帝常有意见相悖,如此正面冲突必不会少。

  如果是一个家族,出现了矛盾可以用亲情化解,可这是皇族,坐在皇位的那个人坐拥天下,成为孤家寡人,习惯了凌驾于他人之上,不能容忍一山有二虎,对于有意图夺位的人来说,那就是对他的威胁,变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只想拔除。

  皇帝训斥齐王,无非是他的忍耐到了极限。

  对于楚王,一个是父亲,另一个是叔叔,他不想看到亲人之间的争斗。

  楚王心事重重,想必皇帝和齐王的冲突已到白热化,齐王随时都会加构一罪。

  “我要去城郊,你去吗?”

  他的目光让颜含玉不忍拒绝。

  没等到颜含玉回答,马车停了,他目光依旧投向她。

  说好了要远离的,可颜含玉想到两人相识以来的种种,他的真诚,他的实意,再有上一世他的命运,拒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我下去跟门房说一声,让我娘知道一下。”

  赵惟吉笑应。

  “大小姐。”颜含玉到了门口有门房迎上来。

  “我不进去了,进去跟我娘传个话,我去城郊一趟,下午回来。”

  “大小姐,大夫人也出府了,大小姐走后不久出去的。”

  听到这个消息,颜含玉一愣,“我娘去哪里了?”

  她娘可是很少出门的。

  “大夫人说去上香,去了城郊。”

  “是寺庙还是庵堂,可知道?”

  “这个小的不知。”

  “就我娘一个人?是谁跟着的?”

  “大夫人一个,带着林嬷嬷。”

  “进去给平安带个话,让平安到城郊找一找我娘,接我娘回来。”

  门房应声去了。

  颜含玉再次回到赵惟吉的马车上。

  时至午时,赵惟吉带着颜含玉先去了酒楼,说是请她用午膳。

  颜含玉也没客气,点了两个自己喜欢的菜。

  也是巧了,等菜的时候听到幽幽的琵琶声,后来遇上一场贵公子调戏良家妇女的戏码,如此又多了一场英雄救美的戏码。

  而这英雄正是堂堂楚王殿下。

  那贵公子还真是不巧,正是认识楚王的,见来人一句“曹家公子真是好兴致”,到了嘴边想回敬的话却是在看清楚王的容貌之后生生止住了,连连俯身告罪,酒菜都来不及吃完,丢了银两,仓皇而逃。

  那手拿琵琶的小娘子也就十八九岁,踩着小碎步款款走来。小娘子个子娇小,她五官生的端正,虽说不上貌美,可也能称得上样貌清秀,被富家公子强灌了两杯酒,此刻双脸酡红,美目含情。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说话慢声细语,还带着浓浓的南音。

  “举手之劳。”那一身的高贵气度是自小浸淫在皇族才会有的气质,语气听得出疏离,却不会给人生以轻蔑的感觉。

  “公子救了奴家,无以为报……”

  “如果你还撑得住,就跟我们弹个曲子吧,算是报恩。”他行事向来利落。

  颜含玉听他回答的干脆,心想是不是怕人家小娘子下一句是“只能以身相许”,想到了这里她径自弯眉而笑。

  “奴家撑得住。”小娘子弯身一礼,目光在这个小包间扫了一眼。

  “就坐那里。”赵惟吉给她指了个靠角落的位置。

  小娘子很有礼数,看着不像是平常的小民。

  颜含玉便问,“你是南人?”

  这个南人,却是在广南的南人。

  南音不同于那中原人的口音,跟江淮官话也大有不同,广南一带的南人说中原官话口音极重,很容易辨得出来。

  “奴家从韶州而来。”

  颜含玉见小娘子有些礼数,又是孤身一人,卖艺为生,不免好奇,多问了几句。

  了解了个大概的始末,原来这小娘子姓廉,来京中也就三个月,前三个月都在几家脚店卖艺为生,勉强温饱,今日来酒楼还是第一次。

  卖艺为生是因为家道中落,父亲是读书人,早年来汴京参加科考就再也没得到消息,直到前两年母亲过世,她孤苦伶仃,又被未婚夫蒙骗,骗去了祖产,她被赶出家门,再后来一个琵琶陪着她从韶州走到汴京来,就是为了找寻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