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仅收服了连夏,如今又让他掉进坑里。
他就是那条腹鱼,想顽强抵抗都不行。
“赵峰,后面的路你就一个人走了!”她朝他摇摇手,“咱们后面肯定有临哥哥的人跟着,所以你要一路回京城,让他们以为我已经到了京城。”
颜含玉走的正大光明,就在赵峰眼皮子底下走的。
赵峰只能一个人呆在原地龇牙,让他驾着空马车离开京城,王妃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主子那句“一路听王妃的吩咐”简直就是给他挖了个大坑啊。
“赵峰,你们主子走的时候跟你交代了什么?”
“一路听从王妃的吩咐。”
“这就是了。所以你要听我的,到这里我们就分道扬镳,你驾着马车回京,我去我的去处,路上有连夏保护我就够了,我如此平凡,没人会盯上我的!”
赵峰不是死忠之人,但此刻听到这些话牙酸的很。
“除此事之外,其他的事属下才会听王妃的吩咐。”
“赵峰,我问你,此时边城战事紧张吗?”
“正是最紧张之时。”赵峰答。
颜含玉道,“所以,临哥哥此时不能分心,我没有回京一事不能告诉临哥哥!你是想让他再为我的事分心,然后吃了败仗?还是听我的吩咐,让他全心全意跟契丹对战?”
边城战事吃紧,他却为了她赶往深州,颜含玉那时候心里其实很自责。
正因为他把她看的比任何事都重要,所以她才更加不想离开他。
那句在众人面前表态的“生死相随”虽然是容清说的,但却是她颜含玉的真心话。
赵峰被她那句话说的哑口无言。
原本边城战事就很紧张,主子却顾念私情,离开边城。
他必须得承认,他就是那条腹鱼,顽强抵抗的结果就是被吞肚腹。
聪明绝顶的清容县主,他赵峰怎么可能敌得过?
赵峰想,亦或许凭借着王妃的聪慧,能帮助主子也说不定。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胜
雍熙二年五月初,那一年契丹军马凶猛,宋军被契丹兵马逼至岐沟关外。
却在十二日时,另有两支宋军兵马攻破淤口关,入关直逼幽州。
而被逼退岐沟关外的宋军兵马防御三日之后,一夜之间轰破岐沟关。
西路统帅曹于彬领军追擒契丹败兵直至得胜口。
宋军压境辽朝,兵临幽州城下。
幽州抵御三日,到了第三日傍晚,战况愈加激烈,宋军接连投掷三颗火雷,直震得幽州城内人马惶惶。
十八日,契丹援军至,两军决战。
却又在此时契丹援军闻顺州和蓟州守将投城宋军,辽兵愤然,开始迎战。
宋军吹响震天的号角,声音“呜呜”作响,在马嘶声和喊杀声里,低沉的、肃杀的、带着硝烟味儿的声音,振奋着人心。
步军、骑兵、弓兵、炮兵……各司其职,一队一队往前冲去。
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撞开那扇门,爬上那堵墙,占领那座城,他们就能迎来胜利。
在烟尘滚滚中厮杀声不断,一声又一声,传至天际。
“轰隆!”
一道沉闷的声音鼓舞了大宋军队的士气。
坚固厚重的大门被撞开,城门一开,兵马直冲幽州城内。
契丹援军被宋军的火雷攻伤无数兵马,打的节节败退,援军将领眼看着守不住幽州,击鼓退军。
幽州城破,宋军大捷!
“哈哈哈……殿下真是好计谋,先攻心,再攻兵,此战大胜,真是畅快至极!”说话的是个短须副将项烃。
“此时应趁胜追击,直取顺州和蓟州。契丹兵马之所有相信顺州和蓟州归顺,正是因为多年前陛下御驾亲征,两地军民皆有投归宋营,他们慌乱之下才会相信。等他们退军之后一定会反应过来是我们攻取人心之策,此时如若不取,等契丹援军至便再难攻占。”
此刻一身银袍甲胄的秦王殿下少了几分温文,凭添了几分刚毅。
“此言甚是有礼,一定要把契丹人赶出中原。”郭老将军苍老低厚的声音开口。
秦王殿下初次领兵,军中各路将领并不看好。
而此次大胜,显然让秦王殿下在军中有了权威。
从曹将军所领的兵马被逼退岐沟关备战,到其他两路兵马攻破淤口关,直逼幽州,所有计策都是出自秦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