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一边转头,等到看清那人后,温慈彻底顿住。
面前的男人穿了考究的正装,骨节分明的手正摩挲着袖口。他扯起嘴角,似笑非笑地看她。
“你……怎么来了?”她问。
“来看你啊。”沈著开着玩笑,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摸出一张纸,递过来。
他说:“有笔吗?”
“啊?”
“笔,”沈著加重语气,“不是说要给我签名?”
温慈脑海里一片空白,她想也没想地掏出笔,接过沈著的纸,摊在手上签名。
她手心都是汗,浸软了纸张。
“呲啦”一声,笔尖在纸上戳了一个洞。
沈著转过身,指指自己的背:“垫在这里写。”
温慈抬手压在他背上,学士服袖子落下来,纤细的手腕挨着沈著的衣服,皮肤下有灼烫感。
终于签完名,温慈把纸翻过来还给他。
沈著接过,对她笑了笑。他折了两下,揣进口袋后,抬脚进了礼堂。
毕业典礼开始了,温慈进到会场。
看到她进来,台下的学生躁动不安。主持人好不容易维持住秩序,紧接着又是一阵骚动,这回比温慈引起的动静还大。
引起骚动的是会场门口的男人。
有他在的地方,所有人都会黯然失色。
-
台上的校领导致辞完毕,接着的是优秀毕业生代表讲话,再往后,是校友发言。
今年的校友发言出乎所有人意料,竟然是沈著。不是说他不配,恰恰相反,他太配了,学校的骄傲啊!只是,想不到沈著竟能从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年的毕业典礼。
这一届的毕业生们赚到了啊!
毕业典礼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着时间,前面校领导发言时,底下的学生都心不在焉,暗戳戳期待着沈著上台。谁知道领导竟然越讲越高兴,说话抑扬顿挫,又声色并茂,生生延后了两分钟,轮到温慈上台后,不得不缩减演讲长度。
她删了些没必要的话,精简了演讲内容,等到她这边一结束,主持人连串词都省了,马上无缝切换到下一环节,校友嘉宾直接上台。
她踩着高跟鞋下来,在台阶上与沈著相遇。他手上拿着演讲稿,温慈无意一瞥,上面有个破洞。
沈著伸出右手,在她下台时,扶了她一把。
台下的学生发出起哄声。沈著偏头,冲学生们一笑。
温慈回到自己的座位,看向台上的沈著。
他的演讲稿后面,是她的名字。除了她,谁也不知道。
-
温慈毕业、沈著演讲分别上了一回热搜。
毕业典礼还在话题上挂着,热度没完全降下去,温慈就已经进了《红扶桑》剧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要全身心投入剧组拍摄。
《红扶桑》剧组驻扎在福建一座小城。小城靠海,气候温和。
到了夏秋季节,这里的红扶桑花会开到最盛。朱红色、又大又张扬的花瓣衬在浓绿的树叶里,让人感受着旺盛的生机。
温慈拿到了最终的剧本,她已经看过一遍,看完后心里不太舒服。
故事的发展有些压抑,她强迫自己入戏。那种感觉就好像被关进了一个封闭的空间,透不过气来。
就好像,再次体会到上一世走投无路的无力感。
为了使演员更好地感受角色情感的变化,剧组在可行的最大范围内,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进行拍摄。
第一场戏就从晚红的十六岁开始。
故事背景发生在八十年代,高考刚恢复没几年。阿辉是村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他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去北京读大学。
村里人不知道读大学是什么意思,他们只知道那是北京。
那可是北京啊,阿辉要做大人物啦!
年轻的少年少女拉着手,他们在滩涂边上奔跑,穿过一片片红扶桑花树。
镜头从扶桑花中横移出来,跟上两个主角。花树映衬到海面上,远远看着就像置身在红色的云霞之中。
阿辉带着晚红停下,他咧着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他摸摸晚红的脸,然后松开她,站上高台,冲着大海喊:“阿云!等我回来娶你,带你去北京!去看看我们的首都!”
少年的声音从海面荡出去,被海风渐渐吹散。
风把晚红的头发吹乱了,她眼里闪着光,踮起脚够住少年的衣服后摆,鼓起勇气大喊:“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