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否_作者:陈惜(49)

2019-04-30 陈惜 天作之和

  倏忽十年过去,她看起来没什么改变, 甚至似乎一根皱纹都没多长。这哪是一般优渥家庭的夫人能做到的。

  戴悦对小时候的周远没什么印象了,但她记得小女儿讲过,她过得不好的那些年,男孩子提供了很多帮助。

  此时见到小伙子这么挺拔俊气,对他的好感又加深几分。

  之前还听说他考了年级第二,她看人一向挺准,直觉是几年后,会成就一个寒门贵子。

  饭前说了会儿话,戴悦并不打探周远的家人或其他可以归类为隐私的问题,只问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事,周远答起来也轻松。

  她还跟上时髦,与两个年轻人讨论起AI,谈起了AlphaGo打败了围棋大师和虚拟艺人偶像,谢周易和周远所学专业就涉及这方面技术,深入浅出分析给她听。

  再加上还有两个小姑娘活跃气氛,聊得很愉快。直到阿姨来提醒可以吃饭了,才意犹未尽结束话题。

  此次周远来家中做客,戴悦招待他周到上心,特意向谢周易问了周远的饮食偏好,准备了两道他爱吃的菜。

  这一顿饭,戴悦的和善妥帖,并未让周远身处这豪宅之中感到一丝一毫违和。

  只是他自己心中装了事,在某种程度上,本就客观存在的压力,又多了几分。

  午饭后没多久,他们就要去做陶杯。

  周远向戴悦辞别的时候,戴悦让他以后有时间再和谢周易一起来家里吃饭。

  谢周易自己驾车到工作室,路上告诉他:“我妈轻易不邀请人来家里,看来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你。”

  戴悦的地位和年纪,面对周远这样的小辈,她没有说客套话的必要。

  工作室靠在江边,春深水绿,花娇竹青,自然环境很美。

  主人不在,谢周易输入密码进门,告诉他:“我大嫂去瓷都去借柴窑用了,不知道哪天回来。”

  周远想起去年在央视纪实频道中看到的漂亮女主角。

  在纪录片中她说过,她对作品要求很高。

  一件作品可能要烧两三窑,甚至更多。到最后,几百件陶瓷砸了就留一个最完美的。

  花的时间也长,运气好月余就能完成,运气差时,半年、一年也很正常。

  谢周易带周远参观了一下古色古香的工作室,市场上昂贵、用以收藏的陶器,在这儿,就与那一整面镶了木架的墙上,养的那些葱郁绿植一般常见。

  周远只看得出这些陶器或精美或别致,他不了解行情,自然也不知道,这里的作品随便拿一个出去拍卖,至少都是六位数的价格。

  有些陶器的灵感来源谢周易知晓,她会讲给他听。于是这一欣赏,就欣赏了大半个小时。

  谢周易带周远去工作间,她对他说:“今天做胚就行了,等它自然阴干了,再过来利坯上釉。”

  她嘴里的专业名词他大概能理解是什么意思,看了她一眼,笑:“你还会些什么?”

  会编程、会弹吉他、会开车、会做蛋糕、会做陶。会的东西挺多。

  “我会的全都是皮毛,学着玩的。”谢周易说。

  “那就是琴棋书画都会了。”周远说。

  谢周易笑了,她的确什么都会一点,唬门外汉还行,跟专业人士没法相提并论。

  她并不卖弄,拿了一条黑色围裙给他。

  周远原本以为自己只是个陪客,他问她:“你要教我?”

  谢周易笑吟吟地“嗯”了一声。

  周远倒也乐于尝试。

  谢周易便和了高岭土给他示范拉胚,教他走泥技巧。

  周远自己能改装摩托车,是个动手能力强的人。他还挺有天赋,第一次拉胚,成型的胎体光滑均匀,密度也好。

  于是谢周易便将拉胚这一环节交给了他,她负责捏杯柄、塑杯盖,以及后面大大小小一二十道制作工序。

  送给言立的杯子,谢周易计划上了釉之后,再画胚进窑。

  她也想为周远烧制一个水杯,因此还要捏一个鹿。

  包含着她私心的小鹿。

  她听大嫂说过,曾经有一位陶艺从业者便为他的爱妻设计了陶瓷鹿杯。

  《圣经》里一句诗:“我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象征着爱情的鹿,概括了她的私心。

  接下来一个星期,谢周易自己单独来了工作室两次。

  周远收到白鹿陶杯时有些意外,当时他见她捏鹿的胚体时格外认真精细,还很羡慕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