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他,合上佛经问,“为何总看着我?可是我脸上有什么?”
惜翠移开视线,“没什么,只是……”
“翠翠,”卫檀生突然打断她,走到她面前,轻声问,“我好看吗?”
他嗓音有些缥缈,好像从远远的天上传来的佛音梵唱。启唇微笑时,在唇侧掀开一个柔美的弧度,如同柔软的莲瓣缓缓绽开,清雅中含着些飘忽不定的绮丽。
惜翠真诚地回答,“好看。”
这小变态他生得确实好看。
青年顿时笑开了,眉眼间好像都洋溢着一些愉悦。他揽过她,低声道,“翠翠,我日后,每一天都会这么好看。”
腹中已如火烧火燎一般,但卫檀生眉目却未变。
饥饿和痛苦使他清醒,也使他上瘾,使他追逐着片刻的欢愉而泥足深陷。
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或许有一天,他能因为这痛苦而超脱轮回,证得大道。
但在此之前,他还要再好看一些,再美一些。毕竟他面前的是个追逐皮囊的荡妇,而他却还要祈求着她的垂怜。
过几日,总算到了卫杨氏的生辰。惜翠与孙氏一大早上就起来忙活,在孙氏的帮助下,头一次操办这种事,倒也算游刃有余,没出什么差错。也幸好是府上没请什么人,只是一家人之间闹上一闹。
心里惦记着畅春班,惜翠一直生生地捱到了傍晚,等到廊檐、门户上挂满了各色的羊角灯,球灯,彩色的琉璃分外清透,光全都落在刚刚搭建好的戏台上。
下人们早就在花厅里摆好了几张桌子。
等众人依次落了座,台上的戏也开演了。
因着今日是卫杨氏生辰,故而戏是由她来点的。
卫杨氏点的戏,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玉楼会》,讲的大致是主角的丈夫上京赶考,却渺无音讯,传回乡里,乡人都误认为他病死在了路上。主角也因此在家中被几个贪婪恶毒的宗亲所欺凌,在绝望和悲恸中,主角打起精神,与那些宗亲恶邻斗智斗勇,将孩子抚养长大,最终等到丈夫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一家团聚。该打脸的打脸,该报复的报复,一出戏看下来可谓是古代版的爽文。
如今,台上演的正是“玉楼会·团圆”这一出,也是整台戏最高潮最爽快的一段。
卫杨氏看得聚精会神。
惜翠看向台上那男旦不是,不看也不是。思索再三,她还是面色平静地,犹如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普通观众一样,看着那男旦唱戏。
那是顾小秋。
相处得时日多了,就算他如今化了浓妆,她也能在模糊的灯影中认出他来。
唱到主角妙娘与丈夫相会时,顾小秋水袖掩面,作羞涩的女儿情态,一举一动,远远看上去恍若真的是个终于得见丈夫归家大喜过望的妻子。
丈夫忙走过去扶住她。
妙娘侧着脸,水袖中,那双眼无意间看向台下。
同惜翠目光短暂地目光相接后,台下那秀丽温婉的妙娘,又神色如常地避开了视线。
惜翠低下头去吃桌上的果子。
虽然她和顾小秋都认出来彼此,但这里绝不是相认的地方,只能是装作从未相识的陌生人。
她正拿起个橘子要剥皮的时候,一双手横插过来,拿起了她手上的橘子。
“我来罢。”卫檀生微微一笑,低下头便去剥手里的橘子。
橘子皮落下,他又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剥橘络。橘瓣破开,他指尖上也沾了些汁水,泛着莹莹的光。
两人中间,渐渐弥漫起一阵橘子微酸的气息。
“给。”他将橘子递到了她面前。
惜翠拿了一瓣吃,酸得她直皱眉,吃了一瓣就搁在了一旁,没有再动的打算,转而聚精会神地去看台上演着的戏。
卫檀生的目光看向台上,又看向身旁正低声说笑的纪康平夫妻俩,眼神清冷。
卫杨氏看得高兴了,吩咐下人们往台上丢赏钱,再笑着叫他们点。
惜翠和黄氏都推脱了,倒是孙氏推脱不过,点了一出。
戏演到一半,卫檀生突然站起来,向卫杨氏告罪,说是腿又泛疼了,想回去歇歇。
卫杨氏听了,赶紧道,“既然腿疼便赶紧回去歇歇罢,娘这儿也用不着你来作陪。”
卫檀生要走,惜翠自然也要跟着离开,她刚起身,卫檀生似是看见了她的动静,微笑道,“翠娘,你不用和我一起,还是替我待在这儿陪陪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