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还记得朱王妃?那位六殿下便是朱王妃之子,”谢侯解释着,“当初的大公子名唤瑾,他便叫做瑜,取自怀瑾握瑜之意。”
“可朱王妃不是在冷宫吗?”谢麒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在宫中做伴读,也有不少年头了,从来只知道朱王妃所居的冷宫外头,有重兵把守,却不清楚里面出了朱王妃,竟然还多了一个六殿下。
“如此说来,冷宫外头的重兵,根本就不是为了限制朱王妃,而是为了保护朱王妃和六殿下了!”
冷宫外有重兵?
谢笙很想告诉大哥,你猜错了,那是为了保护冷宫里根本就没有人这个秘密。朱王妃和二郎根本就是住在皇帝的寝宫后头,虽然狭窄,但地位绝对非比寻常。
可惜,这些都是不能说的秘密。
第40章 合一
入蜀相当于逆水行舟, 总要慢上许多。若不是水路易走,谢笙又只一主一仆,走陆路未必太平, 也不会选择水路。
别人入蜀都是秋风萧瑟猿哀鸣,唯有谢笙归心似箭, 恨不得这船行的快一些,再快一些。
如今十二岁的谢笙除了面容青涩些, 衣着打扮已是大人模样。按着他习惯的算法,现在身高一米七二,算是营养比较好, 长得比较快那类。不过当初谢麒在这个年纪时也同他差不多,所以应是遗传因素居多。
“秀才公,甲板上风浪大, 还是请回船舱里去吧!”
船夫生得黑瘦,被生活压弯了腰,瞧着比谢笙还要矮半个头。
他看见谢笙一直站在外头,饶有兴致的模样, 问谢笙:“秀才公是第一次来蜀州耍吗?”
“我已经来过蜀州好多回了, 这回是来走亲戚的,”谢笙笑笑, 对那船夫道,“我看你们回蜀州,都欢喜的很呢。”
“可不是吗,”那船夫高兴的和谢笙道, “我们谢刺史是个大大的好官,在蜀州一呆就是十二年,把蜀州一路从下州变成了如今可以和上州媲美的中州了。这些年来蜀州的商人多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咯。”
那船夫紧接着又道:“看我,秀才公你是来走亲戚的,肯定知道谢刺史。不过你这么年轻就考中了秀才,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承您吉言,”谢笙又和船夫寒暄了几句,依旧没有回到船舱,而是直直的看向远方。
天色越来越亮,周围的景色越来越熟悉,谢笙才算真的高兴起来:“快到了。”
见谢笙竟然这么快就认出来了,那船夫这才信了谢笙说的,他来过蜀州好多次的话。
“少爷,东西我都收拾好了,咱们走吧,”小六子此时已完全成人,在林管家的教导下越发沉稳,颇有林管家第二的架势。
不过小六子虽然机灵,到底学不会林管家那一肚子的谋略,反倒是捧墨也认了林管家做干爹,得了林管家真传。两人如今也有了学名,一个叫林书,一个叫林墨,简单好记,可小六子还是小六子,用到学名的地方反而少得可怜。
这一次谢笙出来,需要有人打点生活,小六子就自告奋勇的跟了出来,把捧墨留在了家里和林管家学习。
“许久没来蜀州,只听着他们说话,都觉得亲切,”谢笙眼眸中满是暖意。
虽然谢笙的祖籍并不是蜀州,可他幼年时候记忆最深的地方就是蜀州,记忆里最快活的日子也在蜀州。即便是把蜀州说成是他的第二家乡,也是能够的。
下了船之后,小六子很快就找到了两匹马,他和谢笙一人一骑,快马加鞭的往蜀州城赶。
当初谢笙他们坐着马车从蜀州城到码头,用了整整两日工夫。
不过马车走的到底不如骑马快,路上颠簸、住宿的时间再算一算。如今谢笙若是快马加鞭,或许一日便能得了。
若回去得晚,蜀州城已经关了,是可以直接住在城外,只等明儿早晨开城门的。
十二年时间,足够将一个人的青春完全耗在一片地方,也让李氏和大姐儿对蜀州有了极深的感情。
“娘,咱们真的再也不回来了?”大姐儿眼见着母亲忙里忙外的收拾东西,神色有些伤感。
十二年时间,她除了京城常用的官话之外,也习惯了说蜀州的土话,更习惯了和南寨的朋友们一起骑马打猎。虽然和李氏贞静娴雅的教育有些违背,到底谢侯站在她这边,时间久了之后,李氏对她管得也没这么严格了,甚至自己也不时会出来活动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