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_作者:戚华素(12)

  话到此处,李氏便没再说,只是又勉励了谢笙几句。谢笙不能说自己生而知之,从没出生就开始记事了,便只能做懵懂姿态。倒是大姐儿脸上显出些行迹,被李氏多看了两眼,也才收了。只是李氏心里也开始盘算,等谢笙进学之后,是不是该将侯府的事情也讲给他听了,免得他以为这世上,家里人就只得父亲母亲和姐姐,一家子和睦友爱,再无烦恼。

  李氏长叹了一口气,心中一时难以决定,只看着灯火出神,仿佛透过灯火,就回到了那座叫人窒息得忍不住逃离的侯门府邸,她也就成了那个无坚不摧的侯夫人。她微微握拳,眉目中透出少有的锐利。

  第7章 野心

  “都说是‘大满小满江河满’,今日这雨下来,今年的收成是不必担心了,”周老爷子捻着胡须,微微点头。他这两日不必奔波劳苦,也不必忧心前路,又有谢笙和大姐儿在侧,每日都精神饱满,与那日初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正是小满节气,周老爷子身上穿着一件藏青色锦衣,显得格外儒雅庄重。他看了一眼身边特意带着谢笙过来的谢候,脸上显出几分无奈:“我叫你过来,你怎么把小满也给带上了?他才三岁。”

  谢候可不会说他是因为怵周老爷子这样的师者,怕自己说错了什么,故而特意带了小满过来,好叫周老爷子心情好一些。

  “无妨,我三岁时就被我爹带着学习拳脚兵法了,小满比我聪明,叫他多听听也无妨,便是此时听不明白,记在心里就是。”

  听了这样的解释,周老爷子勉强觉得还说得过去,才同意了。一行人进了屋里,谢笙被周老爷子叫到自己身边坐下。

  其实在来之前,谢笙并不知道这两人要谈什么,那时正被自己母亲和周夫人拉着换衣裳。

  今日是小满节气,又是他的生辰,周老爷子还预备在这一日为他开蒙,故而半点不能马虎。而周夫人和李氏还预备着想给谢笙每过一件大事就换一套衣服,吓得谢笙在看见谢侯之后,就拉着不肯放手。对于谢侯说带他去和周老爷子说话的事情,也自然是忙不迭的应了。

  “小满且乖乖听着,若是懂了便藏在心里,不懂也留着以后慢慢再明白,可记得了?”周老爷子这话,就是叫谢笙不管今天听到了什么东西,都好好的记在心底,千万别说出去叫外人知道了。

  “姑祖父放心,小满一定记得,就算是娘问也不说,”谢笙用自己的两只手交叠着堵住自己的嘴,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着,让谢侯和周老爷子都看得手痒,到底是忍住了,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

  “太尉是你母亲的表兄弟,虽然我已经大致知道了你的意思,但你不亲口说出来,我也是不能信你的。”

  “姑父放心,太尉虽然是我亲眷,可我到底是谢家的家主,绝不会赔上谢家满门去跟着他的,古往今来,有几个权倾朝野的大臣能得善终的?何况当年我还是皇上身边的伴读,”谢侯面上露出些悲伤,“可到底忠孝难以两全,我娘以死相逼,叫我不得不谋了这外放的官职,是我愧对皇上,若皇上有需要,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赴汤蹈火不必,”周老爷子道,“你也不必在我面前说这些虚的,我知道,你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心里自然是有一杆秤的。我只问你,看如今朝局,你觉得太尉和皇上之间如何?”

  谢侯惯常在家人面前展现的温柔渐渐褪去,俨然又是谢笙初到蜀州那日,第一眼所看到的那个气势非凡,英武骁勇的定边侯。

  “姑父快人快语,我也就直说了。方才我说我不看好太尉,全是出自本心,”谢侯道,“太尉把持朝政多年,羽翼丰满,我当年就是因为不满他对皇上的态度,才从边城将领成了如今的蜀州刺史。至今已经三个年头。”

  “那你就不担心?”周老爷子突然变得锐利无比,面上神色就像是一把刀,能够刺破人心。

  谢笙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平日的谢侯对家人极尽温柔,遇到周老爷子总像是老鼠见了猫,能躲就躲。而周老爷子也一向是懒洋洋的,总像是睡不够一样,在面对周夫人的时候,是个绝对的妻管严,对他和大姐儿这两个小孩子,也是再慈爱不过的长辈,从来就没有什么气势外放的事情发生。

  可今日,谢笙却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他们,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定北侯、周尚书。他们嘴里还喊着姑父贤侄,事实上根本就是两个老政客你来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