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_作者:戚华素(203)

  谢笙忙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本就打算这么做的。

  周夫人和周老爷子多年夫妻,如何不知道周老爷子心中所想。不过谢笙被他们宠的有些过了这事,她也没法反驳。到了该宠的时候还是会宠着,毕竟谢笙一向懂事,并不因着长辈的喜欢就无法无天。

  周夫人怕周老爷子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下去,便道:“好了好了,既然正事都说完了,还在这里坐着做什么,到院子里走走吧。”

  虽然外头天气冷了,可周夫人和周老爷子也习惯了要在外头时常散步,保养身体,谢笙和大姐儿陪着他们,反倒更觉得劲头足些。

  “茹娘也是,便是过来,又有什么不好,偏生惦记着旁人脸色。”

  周老爷子也有许久没有见过当女儿一样看待的李氏,心中难免想念。

  周夫人心里也想,却更能理解李氏的处境。

  “得了得了,茹娘是定边侯府的侯夫人呢,当家主母,多少人,多少双眼睛盯着她的错处呢。”

  周夫人说完,又叹了口气:“到底不如旧年在蜀州自在。”

  谢笙见状忙道:“那我可要好生努力,争取也做一回蜀州刺史,到时候老师、姑祖母你们就随我上任去吧。”

  “那敢情好,”周夫人就算知道是谢笙在哄自己开心,也高兴。就连周老爷子听了这话,也有些神往。

  大姐儿也道:“当初咱们回京之前,就防着这点,连蜀州的宅子都没敢卖呢,到时候再回去,连住处都是现成的,半点都不必改。”

  谢笙和大姐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将周家夫妇哄得笑逐颜开,脸上虽挂满了褶子,可打从心底里,都满是高兴。

  待到那日从周家回来,谢笙便使人去查沈家之事,蜀州来往日久,好在谢笙并不着急。这会儿派人出去,少则一两月,多则年后,必定会有消息。

  谢笙休沐日后,每日白日进宫,晚饭就未必会在家中用了。有时去李家,有时去周家。

  李翰林和周老爷子时常给谢笙开小灶,若时候晚了,谢笙也不必回去,遣人给家里说上一声,直接住下便是。

  不管是李家还是周家,都有属于谢笙的屋子,甚至在周家,谢笙还有一处独属于自己的小院,就在周老爷子他们主院的旁边,在别家,这可是少主人的院子。而周家的下人,都统一称谢笙为小少爷,俨然一心一意当自家亲主子伺候。

  这日,谢笙昨夜正巧是在周家歇的,便早早起来,叫捧墨伺候了梳洗。

  “少爷,”本在谢家留守的小六子突然从外头走了进来。

  谢笙和捧墨都有些奇怪,这会儿外头天还没大亮,怎么小六子会过来。

  “大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六子点头道:“宫中传了消息出来,请少爷早些进宫,不必用早饭。”

  谢笙和捧墨对视一眼,有些不明所以,等到问清是小吴子传信后,便重视起来,直接去了前院。

  周夫人年纪大了,有些少眠,便早早的叫人起来为小满准备今日的早膳。

  “姑祖母,”谢笙身后跟着小六子和捧墨。

  “小满来了,怎么今儿这么早,”周夫人正要说她今日叫人准备的吃食,就瞧见了谢笙身后的小六子。

  “小六子什么时候过来的?”

  “他才来没一会儿呢,”谢笙道。

  周夫人知道,小六子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过来,定然是因为有什么事情,才会突然跑过来的。当下便问谢笙:“小满你可还要在家中用饭?”

  “临时出了些事情,怕是来不及了,”谢笙虽然知道宫里传话说不必在家用饭,可能就是等他进宫再用的意思,到底是舍不得周夫人白忙活一场。

  谢笙道:“姑祖母,您今儿可准备了什么好携带的点心没有?可能容我装上一些带着路上吃?”

  “有有有,”周夫人听了谢笙这话,原本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立刻叫人张罗着去给谢笙拿装点心的匣子。

  “我叫人每样东西都带了不少,这一盒是你的,这一盒是小六子和捧墨他们俩的。你千万记着路上多用一些,若用不了的,让捧墨给你用荷包装上一些,到时候带了进宫去吃。”

  周夫人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话,谢笙还是一字字的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等匣子里的东西都装好了,才和周夫人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