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_作者:戚华素(250)

  此时事关重大,只是一个人的一面之词,并不能让谢侯完全信任。

  谢麒和谢笙是一起出门的,谢麒见谢笙一路上都在想事情,有些奇怪,正要问出口,不妨就对上了谢笙晶亮的眼睛。

  “大哥,走,我带你去看个东西。”

  谢麒以为谢笙是要带他看什么好东西,没想到直接进了他院子里的小厨房。

  这个小厨房平日也就用来烧常用的热水,偶尔再温个点心,很少用来做饭,所以并没添置多少柴火,反倒是小煤炉子有两三个。

  “大哥你瞧,”谢笙道,“起初我还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炉子才能做到没太大的烟,可咱们又不太用的上,思来想去,大抵也就是这个了。”

  这会儿烧的还不是蜂窝煤,而是搓好的煤球。谢笙虽然不知道这煤球里到底混合了些什么东西,可只从一旁的另两个煤炉子也能知道,这种煤球燃烧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烟气。

  谢麒感受了一番之后,也道:“初进来时觉得有些呛人不习惯,久了之后,竟也觉得身上有些暖烘烘的。”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少爷?世子?”管着小厨房的人就出去打了个水,回来瞧见谢笙两个都在屋里,被吓得差点水壶都没提住。

  谢笙随意的挥了挥手道:“我瞧着那边还有个没点的炉子,旁边东西都已经放好了,你是要生火?”

  那人忙点头,小声道:“是,现今天气冷了,各处要的火也要多一些,小人便习惯了这会儿把平日用不着的炉子也升起来,到时候撤给各处的火盆,就从这个炉子里出,也不影响其他两个炉子。”

  “你倒是聪明,”谢笙夸了一句,就让他赶紧生火,他要看看这炉子是怎么升起来的。

  那人赶忙将手里的水壶坐在了先前空着的炉子上,才将另一个空炉子提到了一旁,开始生火。

  这人的手很稳,却也还是免不了在最开始的时候,有滚滚浓烟升起。

  谢笙和谢麒不约而同的看向天空。

  这会儿天色已经有些昏沉,浓烟升上天空之后,不多时候,就四散开来,很快被清气代替。浓烟越来越少,直到几乎完全消失。

  若是在漆黑的夜里,没什么灯火,这样的烟雾别说是升上天空,在山脚下了,就在这附近都未必能看得清楚。

  看来应当就是这个了,谢笙和谢麒同时想到。

  已经验证了自己的想法,谢笙兄弟自然心满意足的回去休息。

  一夜好眠,安稳无梦。

  今日可不是休沐,谢侯自然要去兵部,谢笙难得赖了会儿床,才拉响了铃铛。

  “少爷,您今儿要穿出门的衣裳,还是在家的衣裳?”

  因昨日谢笙没有特别的吩咐,捧墨便直接准备了两套,以备谢笙之需。

  谢笙想着上次从李翰林处得了消息,起初是没注意,后来才破解了,家里就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还没来得及去李家呢。

  “穿出门的衣裳,”谢笙道,“今儿我要去李家。”

  谢笙换好了衣裳,又去书房再收拾了一些书本。难得去李家一次,只说说话就走,怎么能行,自然是要向李翰林或者李三舅请教一番,才能安心的回来。

  谢笙才出了门,就遇上也是一副出门的打扮,正好也出了院子的谢麒。

  许久不见谢麒出门,谢笙随口问了一句:“大哥你今日是要去哪里?”

  谢麒道:“今日在折柳别院有个聚会。”

  谢笙点了点头,算了一下地方:“那咱们还是去的相反的方向,也不能一道回来了。大哥你既是要出城,叫他们小心驾车,若今日赶不回来,就在自家庄子上住一日便是。”

  谢麒应道:“小满放心,我都省得的。”

  两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府门外,谢笙这才和谢麒道别,两人分别上了马车,向着相反方向而行。

  去李家的路,谢笙走了上百遍。即使不用看,只用听的,都快能知道过了什么吆喝声,就还有多久能到的地步了。

  这会儿天冷,门房正在屋里烤火,听见外头的响动,出来一看,忙将门打开。

  “这么冷的天,小满少爷快进来暖暖,”那门房已经叫了屋里另一个昏昏欲睡的小厮进去禀报。

  “前几日老夫人还在念叨,说您好久没来了,今儿见了您肯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