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_作者:戚华素(387)

  要谢笙说,二郎这就是马车上布置的太舒坦了,反而躺得浑身酸软无力。

  “也成,”二郎忙一口应了下来,“过会儿就叫人给我赶紧做两个软垫出来,明儿好用。”

  二郎这么一说,自然有人赶紧记了下来,下去吩咐去了。

  二郎看见谢笙一副没事人的模样,有些奇怪。

  “都是一样坐在马车上,怎么你就瞧着半点事儿没有?”

  “还不是你身边人来寻我,说你不舒服得很,要不然,我还能在这儿?”谢笙显然是说他自个儿其实也累着呢。

  “我已经叫人准备好了热水,过会儿先沐浴,泡泡澡,想来也能去去身上的疲累。夜里再叫人点上一些安神香,总能好些。”

  “你明儿可还要坐马车?”二郎问道。

  谢笙摇了摇头:“前头都是平坦易行的大路,一直坐在马车上,也并不觉得什么。明儿咱们就要进山,走一段山路。”

  “山路崎岖颠簸,还不如骑马来的舒坦。”

  “过了这山,没两日便能到洛城了,”二郎直接从床上坐了起来。

  “念叨了这么些时候的洛城牡丹甲天下,总算快看到实物了。”

  听到洛城牡丹,谢笙手指微微动了动。

  他可没忘记,他说好要给温瑄画一片洛城牡丹的。

  如今时间还早,倒是可以想想应该怎么去画。

  谢笙同二郎道别,回了自己屋子,一边泡澡,一边想到。

  谁说画上一幅给温瑄,就真的只画一幅了。洛城牡丹这么美,温瑄不能来,岂不是憾事,到时候画牡丹时,把温瑄也一并画进去,岂不美哉?

  第145章 更新

  骑马的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熬, 谢笙跟着谢侯练过几手,二郎见谢笙没说什么,自然也不肯就这么说回到马车上。

  好在这一段的山路并不算长, 也就走了一日的工夫,便尽是平原坦途。

  “听说蜀州山连着山?”二郎躺在马车里, 半点都不想动。

  原本他们是定好了要在一个村里休息的, 但二郎宁愿将要走的山路一日走完,也不想第二日起来再像这样骑马, 一行人便嫁进赶路, 好歹是找了个破庙暂时栖身。

  这庙宇也不知道荒废了多少年,只看佛像的造型,倒像是武皇时候的东西。

  武皇崇尚佛教,民间自然也大肆修建佛像,那也是佛教在民间最昌盛的时候。

  不过后来武皇过世, 武皇的孩子却喜欢道教,便将佛教打压了下去,又把道教抬了起来。最后两方也算是平分秋色,如今想想,应当也算是帝王的平衡之道了。

  不过这庙宇, 想来也是从那之后慢慢荒废下来的。

  当然,虽然有庙宇栖身, 到底是比不得马车上东西齐全,二郎和谢笙两个,自然仍住在马车上, 只是其他随行人员,多了片瓦遮身。

  “是啊,蜀州总是山连着山,”谢笙说起蜀州,面上神色变得软和几分。

  “蜀州山高,虽然看着不算远,可分别在两座山上的人想要见面,有时候可能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

  “这么远啊!”二郎听罢不由咂舌。

  谢笙点了点头:“像马车,在蜀州其实是不大实用的。蜀州多山路,有不少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就算是人行,有时候也要小心谨慎,更不要说是马车了。”

  “那他们平日里怎么出行呢?难道就靠走?”

  “当然不是,”谢笙道,“蜀州有特制的滑竿,看上去和肩舆类似,平日由前后两人抬着,算是最简单的轿子。蜀州除了靠走,也能骑马,虽然山路崎岖,到底聊胜于无。”

  “而且蜀州山河之间还有一种索道。”

  “索道?”二郎跟着疑惑的念了一声。

  “索道是用特殊的粗铁链制成,贯通两岸,人行时,会用藤编的绳子将自己紧紧地捆在上头,再慢慢的滑向对岸。”

  谢笙又道:“不过这种方式实在是有些危险,所以不少人都更喜欢坐船,蜀州的河道上,几乎每百米就有一个渡口。”

  “有了索道,为什么还要下山去坐船?”二郎不明白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两山之间,只有一条索道相连,脚下是万丈深渊或是奔腾江水,若是固定的藤蔓不好,或是索道年久失修坏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