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_作者:戚华素(5)

  谢笙对这个动作倒是没什么感觉,反而觉得有些刺激,或者说,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稍微有些大大咧咧,飞高高一样的动作,都是比较讨小孩喜欢的。不过谢笙瞧见李氏被谢侯爷这样毛躁的动作吓得脸色都白了几分,只是在这会儿的烛火下,看得不是太分明。为了不叫母亲担心,谢笙双手做了几下拍手的动作,笑得格外欢快。

  李氏见谢笙喜欢才放下心,转而道:“侯爷还没梳洗吧。”

  李氏说完,就对着外头吩咐了几句,很快就有人捧了水上来。谢侯爷原本想要自己来的,被李氏抢了过去。

  “就让我服侍侯爷一回,侯爷可不能嫌我毛手毛脚。”

  “怎会,”谢侯爷又颠了颠在怀里抱着的谢笙问李氏,“我方才仿佛听见你喊笙儿?是哪个笙?”

  李氏背着谢笙爷俩,看不清她面上的神情,只能看见她如凝脂软玉一般的手轻轻的洗着帕子,她的声音放得又轻又慢:“还能是哪个?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娘说按着族谱,合该轮到这个字,也就不必再去另选旁的了。”

  谢笙抬头一看,发现谢侯爷脸色立刻就变了,只是这话是他老娘说出来的,他也不好反驳,只能在洗了一把脸后,一手抱着谢笙,一手拉着李氏道:“这些年,辛苦你了,等咱们笙儿长大,我定请名师为他择一寓意上佳的字。”

  “孝顺婆母,抚育儿女,这都是妾身应该做的,怎么能说辛苦,为了侯爷,妾心甘情愿,”李氏脸上带着几分坚定和爱恋,在烛光下竟展现出惊心动魄的美感。

  谢笙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敢认,这还是他母亲吗?或许,只是因为他自个儿孤陋寡闻?

  不过谢笙也只是看了片刻,就收回了视线,这是自己的母亲,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

  关于谢笙名字的这场官司,虽然难以接受,到底已成定局,没什么可以辩驳的。可导致李氏刚刚出了月子,顾不得入蜀一路遥远而颠簸的路途,也要带着自己这个小婴儿走的关键原因,是因为谢笙那个偏心眼的祖母做的太过,要是再不跑路,谢笙就要夭折在侯府里了。

  比起几乎必死的侯府,路途虽远,到底还有一线生机。

  “侯爷,我想请您答应一件事儿。”

  “你说,”或许是李氏的气氛铺垫的太好,谢侯爷不自主的理了理她鬓边的碎发。

  “咱们府里已经有麒儿在,侯府后继有人,我就想着,是不是让咱们笙儿走科举一途。倒也不为其他,读书明理,也算是为我们府里留一条退路。”

  烛火明明暗暗,照在李氏脸上。这话虽然说得好听,在场之人却都知道,这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好,蜀中有名师,等笙儿满了三岁,我亲去求他收笙儿为徒。”

  第3章 行难

  “小满,小满,你快看,对面山崖上的桃花开了,可真美啊,”两年半的时间过去,大姐儿已经满了七岁。在这时候的人看来,七岁的大姐儿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对待,甚至于在李氏的管教下,大姐儿已经很少随意的上街行走,出入之时都已经戴上了面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谢笙懒洋洋的躺在榻上,“对面山势较高,桃花开的迟一些也正常。”

  自刚到蜀州那夜,李氏说了老夫人为谢笙定下了乐器之名后,谢侯爷就在次日传令下去,以谢笙出生的节气小满为谢笙的乳名。取的是“最好人生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之意。故而府里上上下下的人称呼谢笙的时候,就都改称小满,或是小满少爷。

  “可惜少了寺庙,不过娘说过两日带我们去黑旗崖,听说那边的寺庙很是灵验,”大姐儿眼中带着几分期待,“也不知道那边的景色怎么样。”

  谢笙一想到黑旗崖在一处高山顶上,就觉得有些头疼,明明这边半山腰就有一座寺庙,为什么非要跑那么远。可这话对着李氏,谢笙又说不出来。

  李氏之所以想要去名寺祭拜,无非不过是看着谢笙三岁生辰快要到了,想去寺里为他祈福,祈求为他寻找名师的过程顺顺利利的,不要有半点波折。只是整个谢家都清楚,想要谢笙寻访名师的路没有波折,实在困难。

  谢侯爷如今身为蜀州刺史,手握蜀州军政大权,却也改变不了他出身勋贵之家的身份。蜀州为下州,蜀州刺史从四品,而定边侯的爵位,却是从三品。自古文人与勋贵之间就有些互相看轻的意思,想要为谢笙寻一书院容易,可要为他寻到一个能从一开始就指引他走上正确道路的名师,就实在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