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_作者:戚华素(574)

  赵大人就算此时说,这一切都是皇帝派人去查,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出自于皇帝的授意,只怕也是来不及的。人们总也只愿意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事。

  这件事的后续正如谢笙所猜测的一般,何参的独子在他的努力下到底是被处以流放,终生不得归京。

  虽然明知道只有在京城,只有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才能保住性命,何参夫妻俩到底还是变卖了家产出京。后头听说,是死在了山匪手中,连点子尸骨遗物都没留下。

  同时,作为第一个因私事出现在邸报上的官员,何参名声响彻全国,总归,不算是什么好名声就是了。

  在何参的事情淡下去之后,赵大人辞去了左都御史的职位,进了翰林院,整日和李翰林一道下棋、品茶,倒也乐趣十足。

  又两年,李翰林彻底辞官回家,为几个儿子让了路,谢笙的三个舅舅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谢笙也接了身体有些不好的周大人夫妇到自己家中居住。对外是说自己是周大人的嫡传弟子,日后自是要为周大人养老摔盆,对内则是叫两个孩子镇日缠着周大人夫妻,让他们生不起半点想回去单独居住的念头。

  是的,两个。

  温瑄母家那边有生双胎的基因,所以头胎便怀了两个。虽然两个都是女儿,谢笙却高兴极了,甚至还为了两个女儿,特意进宫坑了严瑜不少东西,又难得缠着朱太后要了赏赐,只为日后出门,两个女儿有所倚仗。

  温瑄原本还有些担心,瞧见谢笙态度,又有李氏把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讲了一些,才叫她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因生双胎时有些亏损,谢笙一直坚持这两年没再要个孩子,不过因为谢麒、谢岫家都没有女儿,反倒把这两个孩子疼得像眼珠子似的。

  甚至因为宫中严瑜膝下空虚,这两个孩子还享受到了皇帝和太后的加倍宠爱。

  惹得谢笙不止一次悄悄同温瑄说,还好这两个孩子生的早,和皇帝的孩子拉得开年龄差距,不然看如今这模样,只怕要被抢去做人家儿媳妇了。

  谢笙去年就从户部平调到了吏部,如今在吏部更是如鱼得水。严瑜已经给谢笙露了口风,等今年春闱结束,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时候,就把谢笙外放出去,甚至连地方都选好了,就是谢侯当初呆的蜀州。

  得了严瑜的准话,谢笙满脸喜气的回了家中,才将将进二门,两个打扮得粉团一样可爱的小娃娃并排着向着谢笙扑了过来。两人本是双生,模样相仿,就和菩萨坐下的童子一般,叫人只恨喜欢的不够。

  “爹爹,爹爹,你回来啦!”

  “爹爹,爹爹,吃糕糕!”

  “好,好!”谢笙俯身一边一个,把两个女儿抱起来,坐在自己肩膀上,全然忘了自己本来还想说事的。

  “哇!骑大马!飞高高!”两个女儿一齐拍手,整个院子里都是她们的笑声、叫声。

  温瑄和周老夫人一同出来,看见这一幕,都不由得笑了起来。从前温瑄还会说一说,可见谢笙和两个女儿从来不听,也就懒得再做这个恶人了。

  等两个孩子闹够睡着了,屋里只剩周家夫妇两个,温瑄才问谢笙:“今儿是怎么了,这么高兴。”

  谢笙闻言道:“今日皇上与我露了口风,再过两月春闱过后,就会派我去蜀州。”

  “果真?”周老爷子夫妇都是满脸惊喜。

  当初谢侯在蜀州的时候,一举把蜀州从当初的下州推到了中州,甚至堪比上州的富饶之地。虽后继者没有他这样的能耐,至少勉强还是守住了蜀州的中州之名。

  如今谢笙再去蜀州,便直接是正四品的中州刺史,连升两级,虽有些快,却也并非出人意料之外,毕竟外放要升官是共识。

  而谢笙外放之事,也没人会觉得有明升暗贬的嫌疑,只看皇帝和太后对谢笙的偏心就知道,谢笙在外头只是走个过场,何况是外放到谢侯曾经打下坚实基础的蜀州。

  到现如今,蜀州都还有不少人记得谢家的恩呢。

  谢笙点了点头,确认了周老爷子的猜想。

  “其实我本不该说这样的话,只是到时候我必然是要带着夫人和两个孩子同去的,所以……”谢笙做出些不好意思的模样,“不知姑祖父、姑祖母你们可愿意与我们同去?”

  温瑄看了谢笙一眼,也默契的来劝周氏夫妻:“是啊,我和相公都还年轻,自个儿去了外头,只怕要忙乱好一阵子,此时若能有长辈在旁帮衬,实是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