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的新生活终于踏上了正轨,她不禁又期待又担忧。也不知道抄经阁的人好不好相处,哎,要是被人欺负我估计只能怂包了。
抄经这份工作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清闲,每天只要按时把经书抄完就可以休息,寺庙里包吃包住,虽然吃的是素食,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但对芸芸来说很新鲜,也就不觉得苦了。
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薪水了,月钱只有二两银子。虽然罗芸芸还不知道这二两银子能买些什么东西,但几个女官都说月钱不够花,那肯定是最低工资标准了。
宁朝的穷人家女子大多不识字,富人家小姐又不愿意来干这种辛苦活。哎,罗芸芸叹道,我就说我怎么运气这么好,一聘就被录取了,感情是根本没人来应聘啊。
抄经阁正厅里总共八张桌椅,就五个女官干活,有两个还是跟她一起进来的,分别唤作迎春和碧莲。
另外三个女官,一个就是那日面试罗芸芸的锦秀,唤作锦姐姐,年纪也是最大的,约莫二十岁左右,在抄经阁做了五年,算是这里的老大,只有她有资格跟住持直接对话,其他人有事报告给她就行了。
另一个是彩霞,唤作霞姐姐,约莫十八岁,来了两年了,也算这里的老人了,胖乎乎的很爱说话,平时喜欢给女官们讲她四处打听来的小道消息,也就是古代八卦,每次抄经结束后就开始进行皇城八卦速报,总是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一个唤作慕雪妹妹,她看着跟罗芸芸差不多大,不过因为芸芸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多大,就胡编了个生辰八字,让她叫自己姐姐。她跟芸芸算是年龄最相近的,又住在一间房,朝夕相处下来,关系也越来越好。
慕雪长得白净可爱,身材娇小,眼睛又大又圆,说话也娇滴滴的,像个洋娃娃。她总喜欢在被窝里缠着罗芸芸给她讲老家的美食,于是芸芸只得搜肠刮肚地把上辈子吃过的好吃的都给她讲了个遍。
一到晚上,两人就摸着饥肠辘辘的肚子,流着口水幻想着挣够了钱要去这皇城里最大的酒楼——云海轩,吃个痛快。
舒坦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除了每月休息的几天回周家村看看周大娘,罗芸芸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抄经阁里抄经,偶尔由慕雪带着去城里街上转转,不过因为穷,俩人也没敢怎么大吃大喝。
慕雪是家道中落才来了这里,她小时候家里做玉石生意还算比较富裕,所以琴棋诗画都略懂一点。后来父亲在运送一批玉石的途中被山贼打劫不幸身亡,从此也就没了生活来源,只得和母亲相依为命。
不过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她倒是很乐观,从不自怨自艾,也不摆大小姐脾气,这也是芸芸很快对她产生好感的原因。
抄经阁女官们每天的工作除了抄经,偶尔还要伺候香客。比如皇城里的富家公子、富家小姐来抄经,会派一个女官在香客专门抄经的厢房里候着,一般他们都自带下人来磨墨倒茶,女官只需准备好用具,添上灯油,备上净手的水盆,坐一旁陪同抄经或者奉命指导就行。
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凡来抄经的香客总是奉父母之命或者礼佛还愿来的,失了礼仪传出去是要被名门望族耻笑的,所以态度也都还算客气。
偶尔有些不愿亲自过来的公子哥,女官们得派人把抄好的经书送到府上去,供他们在自家书房里抄写。虽然他们多半会扔在一边看都不看一眼,但寺庙收了这个香火钱,就得按规矩办事。
罗芸芸也伺候过好几个公子小姐抄经了,每个走的时候都会随手赏一点儿碎银子。对于一穷二白的她来说,他们简直就是财神爷呀,所以芸芸还是很乐意他们经常光顾的。
今天也是例行抄《金刚经》日子,四个女官们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一直抄到申时,才总算抄完今日份的经书。
锦姐姐因为要检查和装订其余女官抄的经书,还要吩咐小沙弥们按经书种类、进度、数量送至各府,所以不常呆在抄经阁里与众人一块儿抄经。
锦姐姐不在的时候,霞姐姐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八卦了,刚把笔墨放下,边清洗就边激动地嚷嚷起来:“诶,你们听说了吗,昨儿个虞家大少爷又闹笑话了!”
“怎么了怎么了,他又做什么了,姐姐快说来听听”,迎春迫不及待地把身子凑到了霞姐姐桌子上。
“嘿嘿,说出来可乐死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