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椒房殿,自有一干宫人引她进去。楚瑜凭着直觉,认出那端坐在凤座上的便是张皇后,忙俯伏下去,“臣妇朱门楚氏拜见皇后娘娘。”
张皇后忙命侍者扶她起身,一面让人倒茶来,含笑说道:“不必慌张,本宫召你进宫并无要事。”
原来她察觉到楚瑜在害怕,楚瑜感激的接过宫娥递来的热茶,手心渥暖了些,情绪也不那么紧张了。她觉得张皇后比她预想中和颜悦色许多,虽然贵气逼人,但举止坦荡不拘束,可见亦非心胸狭隘之辈。
她打量张皇后的同时,张皇后也在细细端详着她,只见眼前的女孩儿穿着一身荔枝红褙子,双瞳浓黑深湛,像银盘中滚动的两丸黑水银,面庞原是相当稚气幽弱,偏偏鼻梁生得纤直倔强,再加上那小巧挺翘的下巴,使她于柔弱中多出几分决然之美,可见这女孩子并非毫无主意、一味听人摆布之人。
一般的妇人成了家,往往会被生活磨褪了色,楚瑜显然还没到达那个阶段,至少从她脸上表露的神情,看得出她并未融入自己的新身份——她仍是国公府里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儿。
张皇后不禁微笑起来,她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片刻恍神后,她将视线从楚瑜脸上收回,赞道:“果然是个美人胚子,难怪朱墨这样疼你。”
“他可一点都不心疼我。”楚瑜嘟囔道。朱墨要真是喜欢她,怎会不顾她的心意将她迎回府邸,这样强买强卖一般的婚事,可见朱墨为人多么霸道。
张皇后一听这话便来了兴趣,正要细细盘问,忽见一个宫娥匆匆进来,附在她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张皇后登时蹙起柳眉,“她想干什么?”
楚瑜见她神情不悦,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恼了她,怯生生的问道:“娘娘,有什么事吗?”
张皇后迟疑一下,还是据实相告,“合欢宫的郁贵妃说你难得进宫一回,也想见一见你。”
“啊?”楚瑜不禁愕然。她亦听说这位郁贵妃圣宠无比,一度甚至能与皇后分庭抗礼,她所生的安王殿下贤良聪慧更是远胜太子百倍,连民间都纷纷传言,终有一日皇帝会起废立太子之心。
怎么宫中的两位贵人竟同时找上门来了?楚瑜都没想过自己有一日会这样炙手可热。
太多的荣耀未必是好事,楚瑜本身亦非贪图名利之人,她小心望向张皇后的面容,虽然贵妃有邀,但若张皇后做主代她推了,想来也是可行的。
张皇后却向她轻轻点头,“盛情难却,你便去一遭吧。”
第十二章
显然她还不愿与郁贵妃起冲突。
楚瑜虽不愿攀附权贵,也只得硬着头皮领旨,她跟着领路的宦者弯弯绕绕来到合欢殿,心里仍然惴惴不安,郁贵妃乃皇帝宠妃,宠妃多半有些脾气,得罪了她,也许比得罪皇后更不好受。
谁知进了合欢殿,眼前的陈设却与她想像中大相迳庭,里头并非她预期中的奢靡无度,反倒布置得十分简朴整洁。至于郁贵妃本人,亦非她想像里的妖妃形象,端庄高华之处,比起张皇后有过之而无不及。
郁贵妃妆容浅淡,脸上只薄薄的涂了一层粉,简单挽就的发髻上亦只斜斜插了根翠玉簪子。在她那张朴素的面容上,一双眼睛却是水汪汪的,只这点就把张皇后比下去了——她看上去实在年轻得多。
郁贵妃照例让人倒了茶来,楚瑜连忙推辞,“娘娘不必费事,臣妇方才已在皇后宫中用过了。”
“如此说来,你是瞧不上我这合欢殿里的茶水?”郁贵妃似笑非笑剜她一眼。
楚瑜心道这一位看着温和,话里的机锋却让人招架不住,无奈之下,她只得将那杯热茶一饮而尽,肚子都有些涨得慌。
郁贵妃这才莞尔一笑,盈盈打量着她,“果然是个美人胚子,难怪朱墨会看上你。”
这些娘娘说话是不是有模板的,怎么都一个样?楚瑜略觉尴尬,只得向前欠了欠身,表示附和。
郁贵妃晃着袖里手绢,又叹道:“可惜了,本宫原说从楚家的姑娘里头挑一个聘为安王正妃,你又是最好的,偏偏被朱墨先一步占去,终究是启儿无福。”
安王萧启虽素有贤名在外,但楚瑜从未起过为人继室的念头,更别提前头王妃还遗下一个孩子——在这种时候,虚无缥缈的名声就不及切身利益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