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最后也只买了莲藕。
作者有话要说: 做生意这事,财运还是很重要滴
第63章 碗不小
往姚家去的路上, 父女两人有些忐忑。
“爹, 你说这送藕有没有什么说道?不会犯什么忌讳吧”?
“这我没听过,不过送藕的我也没听过”。送礼确是有很多讲究的,杨二柱想着还真有些担心。不过这眼看就要到了,不管有没有什么讲究,现下也只能这样了。
杨家父女到的时候,姚顺已经回来了。三匹大马正拴在马槽边上。姚顺帮着杨二柱把牛车安置在马槽头边的柿子树下。这小小的院子里又是牛又是马的, 一眼看过去满满当当。
“我还怕你不来呢。你嫂子饭都要烧好了”。姚顺一边帮父女两打洗手的水, 一边爽声说道。
“姚大哥,我刚刚从大集市那对了许多莲藕, 咱们中午炒些来尝尝”。杨二柱却不急着洗手,忙从车上拿来四条长长的藕来,一条有三节。其实二十斤的莲藕, 拢共也就七条。看来杨二柱是准备剩下的三条三家一家一条。
杨二柱直接把莲藕拿到了锅屋里,姚嫂子正在里面烧汤。
“哎呦, 这人来就行, 怎么还拿那么多藕来?”。说话的正是姚嫂子。
“嫂子, 这藕鲜嫩,咱们中午正好炒些来吃。我刚从大集市对的,不值钱,多的留着慢慢吃, 反正现在这天也坏不了”。杨二柱直接把藕堆在了墙边上。
“快别这么客气,这也太多了。我留下两根,其余的你还是带回去。这两根可就够吃上许久了”。姚嫂子弯腰直接拿了两根, 又放回了车里。
“哟,这是你家小闺女吧,上回儿还来过家里一次”。姚嫂子一回头,正好看见了撅着屁股洗手的大毛。
“姚婶子好,我叫大毛”。大毛听见声音忙回头叫人。
“好,好,好。大毛看着就是个好孩子”。姚嫂子生了两个儿子,倒是一直想要个闺女。现在年纪大了,生不得,却是极喜欢女孩子的。
中午四菜一汤,算是丰盛了。一碟子花生米,一碟藕,一碟豆芽还有一大盘的秋豆烧肉。汤居然是紫菜蛋花汤。
饭桌上对比姚家两个儿子,大毛的吃像倒是极斯文。出门在外的总要装装样子。姚顺和杨二柱还喝起了小酒,聊起了天。先是聊了聊杨二柱家地里的庄稼,后又聊到了姚顺现在的跑马活计。
“姚大哥你现在不跑马了吗?就跟着三掌柜采买东西了?”,杨二柱引出话头。
“那哪能。我除了跟着三掌柜采买,还给三掌柜跑马呢。平时也还接点小活”。
“三掌柜的活远吗?”
“远的很,要往省府送呢。早上天不亮就走,紧赶慢赶地到那也得小半夜了。我刚开始跑那会儿,心里怕极了。这一车子的货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我可怎么赔得起!虽然三掌柜之前就说了,就算是被截了道,也不用我们赔。可我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尤其跑夜路的时候,有点动静我都怕啊。好在每回儿都有顾家妹夫一块儿作伴,要是就我一人,还真不敢跑”。
“还真是,要我一个人也怕啊。不过这么远的路,一趟能得不少钱吧?”。杨二柱问了大毛想问的。
“嗯,确实不少。单趟就四百五十文,来回九百文。三掌柜结钱又爽气,跑一趟结一趟”。提到钱,姚顺换了副乐呵呵的模样。
大毛想这真是不少,一个月只要能跑上个四五趟,姚家的日子就能过得十分滋润。何况平时还有些别的的小活。
“我这买马买车的钱都已经挣上来了,以后的日子可就松快多了”。姚顺说着滋溜溜地喝了一杯酒。
“这可真是太好了。姚大哥你是怎么找的这么好活计?今天要不是你,我那枣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卖掉呢,真是太谢谢姚大哥”。杨二柱说着敬了姚顺一杯酒。
“二柱你这太外道了,我也不过是递句话的事。这活计说起来真是多亏了强子,就是我那个顾家妹夫。他之前一直帮着大掌柜往省府送粮食,后来三掌柜来了,铺子做大了。除了粮食还往省府运些其它物件,就又得要辆马车。不过虽然强子和三掌柜荐了我,开始的时候用的却是李四。李四有个表弟在大掌柜手下做伙计,他在两个掌柜面前很能说上话,正是他荐了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