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巴不得你别送呢,我还能省下点钱。这东西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帮你送到。我这就先走了,今天才收了两袋子,我还想赶回去吃中饭呢”。大毛仔细把那帕子收好,朝吴忧挥挥手,就驾着牛车往前走了。
大毛坐在牛车上,想想有些好笑。大家放牛那会儿还都是那么小的人,现在两个居然要定亲了。大毛也打心底替文静高兴,说去来不论吴家还是吴忧都十分不错。文静这以后的日子看起来还是会一路顺畅。
大毛不由地想到了自己,不禁有些发愁。她极喜欢现在的日子,一点也不想嫁到别家去。要是可以的话,不如招一个?大毛也就瞎想想,要是真招了,她未来的嫂子怕是要把她打死。未来的嫂子?大毛这才恍然意识到,富贵已经十七岁了,在这年代是真的可以说亲了。刚刚吴忧还说他十九岁等不起来着。不过大毛也没见杨二柱和李杏儿操心富贵的亲事。
想到富贵,大毛就忍不住有些开心有些得意。他现在已经看不出一点乡下小子的样了,越发有了一点管事的派头。这派头不是说高人一等,而是行事利索,做事稳重。三掌柜的如今已经一儿一女,儿女双全。他似乎极其看重亲情,常常围着老婆孩子打转,这两年已经很少来旺城。旺城的这些事慢慢地都教给了富贵。那些送货的商户们见了富贵往往称呼一声杨管事。富贵现在还是一副虎头虎脑壮实样子。大毛觉得富贵不论才干还是相貌都是不愁娶的。
这几天正好赶上春种,到中午的时候,大毛也没收到多少。她犹豫了下,到底没回去吃中饭,而是继续往前再收些。过两天就要去省府,怎么也得凑够一马车才行。
过了吴家庄就是成鄞,这是个大村。大毛把速度放慢,准备在这晃悠久点。大中午的她也不吹笛子了,把驼铃解开,拿在手里使劲晃。没多会儿就有人把她叫住了。
“大毛,来,我家有东西要卖,你把车赶过来”。说话的是个婆子,夫家姓李。她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朝大毛招手。大毛忙拉着牛绳,把车往那家门口赶。
“李奶奶,您这些天该攒了不少猫爪子吧”。李婆子今年其实也不大,不过五十多点,身体还十分硬朗。她一个人住了一个偌大的院子,就是大毛面前这个。她这辈子生了三个女儿,没一个儿子。女儿早都嫁了出去,老伴前两年也去了,就剩她一人守着这院子。听起来好像很凄惨,其实不然。李婆子的三个女儿嫁的都不远,空时常带着孩子来看她。孩子们也都孝顺,逢年过节的都会给李婆子送些银钱。李婆子现在也没种多少地,就种些不费劲的,加上菜园拢共也不过两亩。其余的地都包了出去,她家有将近十亩地呢。包出去她也不用管田税,每年还能落不少粮食,足够她自己吃了。
所以在大毛看来,李婆子的小日子吃穿不愁,并不算差。她人又勤快,这不种地了就常常去山上挖些药材,也不用担到镇上,到时间大毛家就来收了。
“都大半袋子了,就等着你来呢,快进来”。李婆子很喜欢大毛,大毛和她大女儿家的外孙女差不多大。
“大毛,都这个点了,你吃饭了吗?”。
“还没呢”。
“那你在我这吃点吧,我炕了一锅大饼,一个人也吃不了”。
“好啊”。大毛打的就是这个注意。她今天没带干粮,绕到这里本就是想来蹭顿饭的。
李婆子很高兴,本来已经炒了一个豆角,这会儿又围了围裙,炒了个韭菜。大毛帮着把两个菜往堂屋端,本想把菜放大桌上,可是桌上却落了许多灰,大毛又手一抹,好厚一层啊。她又赶紧去锅屋拿了抹布来擦干净。李婆子平时一人的时候就在锅屋的小桌子上凑合着吃,这大桌还是上个月小女儿来的时候用了一次。
李婆子的手艺很好,饼炕的特别泡,特别软,大毛很喜欢。就着菜她足足吃了两丫子,喝了一大碗的稀粥。李婆子看她吃的香,自己也跟着多吃了一块。
大毛最后算账的时候悄悄给李婆子加了四文,不过李婆子并不知道。李婆子不太会算账,但是极信任大毛,她说多少就多少。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以前一直以为作者称自己小透明是自谦,直到我看到了这个
作者收藏,不是文章收藏哈
小细胞 :0-30
大尸体 : 31-50
小断气 : 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