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今天身上带了半两的碎银子和三百文的铜钱。在牛车上的时候, 她一股脑的都抓给了小吴。“小吴叔,我和爹都没和那些个衙役牢头打过交道,等下还得麻烦您。你看这钱够不够打点?”。
“该是够了,等到了看情况吧。若是不够我身上还有点, 帮你先垫着”。小吴其实也没和那些个人打过什么交道啊!他到现在心里其实都没个谱,不过这事是万万不能和杨家父女说的,省的他们慌乱。小吴看着大毛不禁想起了自家的小女儿, 不由地有些怜悯。
有小吴在,大毛和杨二柱都心安许多。不过两刻钟的样子,三人就到了县衙。大毛下了牛车一抬眼就看见门头上“旺城县衙”四个金黄大字。县衙门口,站着个年轻衙役,那衙役手里拿着根长长的棍子。
“站住!你们三个做什么的?”。那衙役拿着棍子指着三人喝问到。
“差大哥,我们来看个人。也不是什么要犯,就是昨天刚抓进来的,张家的一个小伙计。这两人是他的父亲和妹妹,刚才下面庄子里赶过来”。小吴一边说着一边悄悄递了把铜钱给那衙役。衙役四处瞟了瞟,见没人,十分迅速地收进兜里去了。
“你们进去吧”。
小吴点头哈腰地道了谢就朝里面走,杨二柱和大毛赶紧跟着。衙门很大,是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里面都是些青砖青瓦的屋子。小吴带着两人弓着腰沿着墙边一直走到东北拐角。大毛抬头,见前面两根木柱子支着个窄小的门头。门头上挂了个泛黄的匾额,上面写了两个墨色大字,“牢狱”。门头下面是个长腰腰的拱门。从拱门往里面望去,里面是一个厅廊,厅廊那头门外的墙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狱”字。拱门前面站着个带刀的衙役。
“差爷,我们想来看个人,您看能不能行个方便”。小吴看见那衙役腰间的大刀,心里抖了抖,攥在手里的钱都不敢往外送。
那衙役垂眼,看了下几人,“进去问问李牢头吧”,
小吴连连道谢,一行三人从拱门进了厅里。进门左手的墙边上贴墙立着个高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小册子。书架前面有个老旧的案几,旁边放了把脱了漆的红椅子。椅子上坐着的或许就是那李牢头。
“敢问是李牢头吗?”,小吴朝那人作了个揖,恭敬地问到。
“嗯。你们三人是要来探谁?”。李牢头看着年纪不小,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
“杨富贵,我们想看看桃花镇王家村的杨富贵。昨天刚被抓进来的,他原是张家的跑腿伙计”。
李老头听了小吴的话,从椅子上起身,走到书架旁,翻了几翻,抽出个厚厚的册子来。他在那册子上找了找,看见了富贵的名字,旁边标了个“轻”字。
“嗯,你们只可进去看上一刻钟,从窗子看,切忌喧哗。杨富贵在北边第二间,进去吧”。
杨二柱和大毛都没想到这事这么顺利,父女两对看一眼,都稍稍松了口气。小吴并没跟着,只杨氏父女脚步匆匆地跨过厅门,往北边去了。
这牢房只有长长的一排,一间挨着一间。每间都只有一个小小的门,和一个方方的小窗子。这一排的房子窗子都十分低矮。大毛和杨二柱弯着腰,伸头往里面望。虽是大白天,牢房里依旧黑黢黢的,还有些让人作呕的酸臭味从小窗子里往外飘。
小小的屋子里也没有床,只在墙角那铺了几层稻草。大毛往里望的时候,就见里面四个少年各自裹着被子在墙角挤作一团。大毛都没能认出谁是富贵。
“富贵,富贵”,杨二柱和大毛都压着嗓子朝里面喊。
里面的人听了竟都丢了被子围过来,富贵挤在最前面。其余三人走近了,见不是来看自己的,又都蔫头耷脑的回去了。
“爹、大毛你们怎么来了?你们放心,我和三掌柜都清白的很,过个一两天就该放出去了”。富贵现在倒是还挺有精神。
大毛听了富贵这话,心放下一半。“富贵,这些年你跟着三掌柜做了哪些买卖,都是有账可寻的吧?”。有时候可不是你说清白就清白的啊。
“放心,大大小小,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富贵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哪怕现在陷在这牢狱之中,他也并不太担心。
“富贵,里面冷不冷?”。杨二柱看着这薄薄的墙砖,估计挡不了什么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