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毛的一生_作者:清潭水(199)

  趁着杨二柱还没走,大毛同他和李杏儿一块商议了送礼的事。“要不送两只老母鸡,再挎些鸡蛋送去?”,李杏儿平常能送出的好礼也就这些了。大毛想想觉得不太好,其实县城里能买到的鸡也都是放养的草鸡,同自家的鸡也没啥不一样。

  “梁大人什么没见过,咱们还真没什么稀罕东西能送他”。

  “唉?爹,高老头有只八哥可有趣了。咱们把那八哥买来送给梁大人怎样?”。那八哥高老头已经养了三年多了,是从小养到大。如今已经会说许多话了,见人就问,“吃饭了吗?”。你只要回它一句,不论回的什么,它都会追问一句,“吃的什么?”。可你若是不回它,它就扯着嗓子叫唤,“怎么不理人啊!怎么不理人啊!”。

  “那只八哥高老头可是宝贝的很,怕是不会给你”。杨二柱也是见过那只八哥的,高老头养的好,羽毛黑亮。

  “要,他定是不会给我,但是买一准行”。高老头这年纪越大竟越发爱起财来。大毛又跟着杨二柱回了王家村一趟。杨二柱得把家里的田地、牛都再安排下。大毛打算着若是今年买卖能做起来的话,到了明年就把牛都卖了。田留着,就算杨二柱以后还想种田,那就再买两头牛就成。

  家里的二十多只鸡,杨二柱也狠狠心都卖了。这幸好李杏儿没回来,要不该心疼坏了。大毛则去找了高老头,花了半两银子买了那只八哥。父女两也就回来两天,又匆忙赶了回去。

  回来的第二天是二十二,正好是衙门轮休。杨二柱一早就出门借钱去了,大毛则和往常一样睡了个回笼觉,磨磨蹭蹭地吃了早饭,才提着鸟笼子去了梁府。她想着人家梁大人八天才休息一天,怎么着也要睡个懒觉吧,她也不好去的太早,扰人清梦。

  大毛走去的梁府,花了小半个时辰。到了大门口,大毛同梁七打了招呼,道明来意。

  “杨姑娘,我们老爷今个一大早就出门去了,估计得等到天擦黑的时候才能回来呢”。

  “今日衙门不是轮休吗?梁大人这是出去赏景了吗?”。

  “哎呦,赏什么景啊。大人一大早就骑着马去下面村镇体察民情去了。我们老爷来到咱们旺城也半年多了,每次轮休只要没什么大事,他都要出去转转。现在下面的那些个村镇都快被他转了个遍”。

  这倒是大大出乎大毛的意料,她前几次见梁泽,总觉得这县老爷懒懒散散地,不想竟还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她心里有些欣慰,梁宽梁老爷子是个难得的好官,看来他这孙子也不算差。所以大毛这事虽然没办成,却是喜滋滋地回去了。

  晚上大毛赶在天黑前又来了。梁泽还没回来,她就提着鸟笼子在外头等着。如今的天依旧十分的冷,这会儿没了太阳又起了风。大毛躲到石狮子后面避了避。

  天擦黑的时候,梁泽和梁松一道骑着大马回来了。梁泽远远地就见自家的石狮子后面藏着个东西,到了门口才发现是个人。

  “杨姑娘你躲在这做什么?”,梁泽把马交给了梁松。

  “民女在这等着大人呢。梁大人,您上次送了我本《明扬律令》,民女十分感激,此次特意备了回礼”。

  梁泽往大毛手里看了看,见她提着个鸟笼子,笼子里装了一只黑黢黢的八哥。

  梁泽脚步不停,大毛也就跟着他一道进了梁府的大门。梁泽一进院门,梁七就朝着里头喊了句,“老爷回来了”。话一落,就有两个丫鬟、两个婆子还有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围了过来,齐齐地叫了声,“老爷好”。梁泽“嗯”了声,大家又都散去。“张泉你留步,你把这鸟笼子提走,挂在挂在你房里养着”。

  张泉听了梁泽的话,恭敬地从大毛手里接过了鸟笼子。“吃饭了吗?”,那八哥突然说了句话,倒是把张泉吓了一跳。三人谁也没吱声,张泉提了笼子准备离开,那鸟却叫唤了起来,“怎么不理人?怎么不理人?”。大毛觉着它有些太吵,赶紧回了一句,“吃过了”。

  “吃的什么?”

  大毛不想再和一只鸟说话,就又不吱声了。谁知这鸟又叫唤起来,“怎么不理人?怎么不理人?”。

  “吃的馒头”,大毛只好又答了句。

  “你这鸟还挺有趣,还能和你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