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招六个吧,后面忙不过来再招些。我还得找一个伙计,到时候一起搬货打杂”。
“你想好怎么招了吗?”。
“回去问问婶子吧,她现在对县城熟的很”。
“熟什么啊,出了临春街她就不熟了。你这样,把招人的要求和要给的工钱都写在纸上,明天我帮你贴在铺子门口。我家铺子每天来来往往的那么多人,再一个传一个的,可比叫我娘找,快的多”。
“好,真是个好主意。那大毛到时候要是有人问,你先帮我看看,我这两天去外头织麻布的作坊看看”。
“这个我也替你想好了,你先去旺城织局看看。他们家在县城算是大的了,我认识里面的管事。我家以前还去那卖过青麻呢,你还记得有一年我家收青麻吗?”。
“嗯,记得,我家那年也割了许多”。
“你去看看若是价钱合适你就可以从那拿。他们家的麻布质量一直不错,到时候用起来也能放心点。至于招的那些个绣工,还得你自己把关”。
“我信得过你”。
“别,我自己都信不过自己”。大毛觉着成才这作坊自己操的心好像有点多。后头还是少操点,万一帮了倒忙就不好了。
成才的招牌小广告贴出去以后,倒是引来了不少人。有自己问的,也有替别人打听的。大毛把条件要求和作坊的位置说了。那些个觉着自己合适能干的,大毛就约了她们三天以后再来一趟,到时候让成才自己挑选。
后面的事大毛都没在操心,由着成才自己折腾。
六月初五那天,大毛一早赶着驴车和李杏儿一道回了王家村。第二天就是文静成亲的日子,她定是要回去看看的。可叫她一个人住在山脚下还真有些害怕,就拉着李杏儿一道回了。成才正忙着作坊的事,抽不开身,也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好,最后只好叫大毛帮忙带个红包。大毛可是信守承诺的,找了一本更大的书。
吃了中饭,大毛就去了文静家。虽然明天才是正日子,可今天已经来了许多客人。她的几个舅舅住的远,就都提前到了。大毛去的时候,文静屋子里已经围了一堆的人,她好不容易才和文静说上话。她悄悄地把东西塞给了文静,文静见又是一本书,红着脸瞪了大毛一眼。
第二天大毛下去的很早,她想先看看文静化成什么样子了。这回屋子里倒是没什么人了,大概亲戚们都帮忙去了。文静已经换上了大红的喜服,端庄的坐着,由着妆娘给她上装。
那妆娘也不过三十多岁,看着倒是十分利索。这会儿正拉着线,给文静绞脸呢。大毛看文静闭着眼睛皱着眉头,估计是有些疼的。绞好了脸,妆娘就开始修眉毛了。她有一把很精致的修眉小刀,几下就快把文静的眉毛给刮没了,只留下弯弯的一条。妆娘又抹了眉粉,给上了上色。
妆娘一步步画得很细致,等妆面画完,头发盘好,大半个时辰都过去了。
“好看吗大毛”,文静转过脸来问道。
大毛其实觉着那细细的眉毛十分怪异,显得脸都比以前大了一圈。可是这么个好日子她只能昧着良心说了句“好看”。
文静妆扮好后,就坐在床边上等着新郎来接。大毛坐在边上同她说话,她说了许多成才的事,顺带着把成才和自己的红包也塞给了文静。
文静也不客气,拿了还拆开看了看才收起来。“等你以后成亲了,我再还你”。
“那到时候可就得涨了,可不能这么多了”。
“行,到时候我出双份”。文静还是那么大方。
临近晌午的时候听见了吹吹打打的声音,该是新郎来了。“文静我出去帮你看看,看看新郎今天俊不俊”。大毛说着就跑了出去。
吴忧穿着一套大红衣,还斜戴着一朵大红花。好像也擦了些脂粉,看着比以往白些。刚到路边上,就一堆孩子围过去要喜糖。吴忧从布袋子里抓了一把纸包的饴糖,撒到了路边上。趁着孩子们拾糖的空隙,他和其他两个迎亲的小伙子跑到了院门口。文静的堂哥表哥一大堆,都堵在了那。吴忧说尽了好话,也没能进去,看来这娶媳妇也不是容易的。最后还是三人一起在人堆里撕出一个小缝,新郎才进去。文静的房门口还有一道拦门的,都是文静的表姐表妹。不过她们也就要些糖和红包凑凑热闹,并不怎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