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毛的一生_作者:清潭水(26)

  到了大毛家的时候,李杏儿把麦子倒了进去。小驴子转了二十多圈就有白面溢出来了。面越来越多,李杏儿赶紧拿着高粱穗做的大刷把,把面轻轻扫进筛子里。把筛子对着笆斗筛了起来。面就轻轻荡荡的落进笆斗里。筛个差不多又把筛子里的麦麸再倒进磨盘里,再磨一回。反复两遍才换上新的麦子,怪不得这面没那么白。

  等到磨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一担80斤的麦子,磨了40斤的面。笆斗里的麦麸,李杏儿也仔细地收了起来。这个可以喂猪。因为得了新面,李杏儿高兴,就想着做一顿细面食。去菜园里,割了一大掐的韭菜,让大毛理了,洗了。再散开,晾在盆里。

  挖了五大碗面,放在面盆里,加了水,李杏儿使劲揉了。揉搓按压了几十遍。待面有了劲道,就搓成长长的条。再切成一段一段,拿了细细的擀面杖,擀成一片片饺皮。

  摊了三个鸡蛋皮,搅碎。把晾了水的韭菜,也切碎,和鸡蛋皮一起拌匀,在锅里略炒了炒。拿了刚擀的饺皮,包了这韭菜鸡蛋馅的饺子。

  富贵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包完了。李杏儿叫富贵,添水烧火。火烧开的时候,饺子已经都包好了。大毛数了数,总共有84个。锅大,一锅煮了40多个。富贵又烧了几把,待到饺子都浮起来,李杏儿拿了两个碟子,把这40多个饺子捞了出来。又就着刚刚的开水,把剩下的都下了。这样又装了两碟子。把四个碟子放在中间,又放了碗醋。

  一家人,蘸着醋吃着饺子,吃的极畅快。新面很有劲道,自家种的韭菜又香。大毛简直吃得停不下来,一气儿吃了18个。四盘饺子被吃得干干净净,富贵叫着晚上还要吃。李杏儿则答应晚上做手擀面。

  晚上的手擀面又粗又有劲道,和面的时候加了两个鸡蛋。面汤是土豆鸡蛋的面汤,极鲜美。大毛的小肚子又撑的挺挺的,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睡觉。就拉着富贵,在自家场机上走了几圈。顺便吹吹这山里的晚风,赏赏这山里的夜景。

  第23章 摸歪歪

  这日大毛早早起来,积极主动的揽了喂鸡扫地的活。李杏儿怕让别人等,也起得早,忙的利索。一大一小兴冲冲挎着篮子下去的时候,太阳才刚刚升起。

  张婶子也忙好了,看到她两,赶紧带着女儿出来了。倩子跑过来拉着大毛的手,嘱咐道“你今天可得听我话,不能乱跑”。大毛看着这个九岁的姑娘一本正经的小样子,有些好笑,点了点头。

  到了山子家,山子娘还在吃饭,不过也不叫人等,拿了张饼就走了。碗筷丢给她儿子,山子洗。

  张婶子打趣道“山子这是既当儿子又当女儿。李嫂子好福气”。

  说完几人都笑了。山子娘即是李婶子,笑着自夸道“我家这儿子不仅会洗碗筷,还烧的一手好饭菜。田里活也做得。以后谁嫁进我们家有的是福享”。这李婶子个子高大,得有个1.7的样子,嗓门洪亮,脾气直爽,样貌,额有些略逊于平常。

  倩子听完这话,对大毛眨了眨眼。大毛猜不出她啥意思,不好回应,只茫茫然看她。

  几人说说笑笑,没一会就到了河湾处。就是两岸都是春菊的那条河。这会儿花早谢了,不过两岸郁郁葱葱的青色,也很养眼。

  几人卷起裤腿,捋起袖子,挑了一浅水处下脚。三个大人走在前面,两个小的跟在后面,李杏儿时不时地回头看看。两个孩子一入水就开心坏了,好像孩子小的时候多是喜欢水的。大毛仔细看还能瞅见水里的小鱼,可想这水该多清澈。这么个好环境,在上辈子是多难得。

  倩子摸起了一个歪歪,拿在手里对大毛道“这歪歪虽然和石头有些像,摸在手里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大毛伸手摸了摸,滑滑的,就是黑色的长贝壳,六七公分的样子。“倩子姐,我知道了”,大毛脆声答道。

  这歪歪极是好摸,大毛有时,一手可以摸两个。手在水底,还常会碰到些小鱼,每每大毛总是要扑腾两下,想抓个一二。无奈人小手小,每次都是徒劳。李婶子没一会儿倒是捉了条鱼,说是钢针子,差点被划破了手。大毛跑去看,见是一条手掌大的昂刺鱼。

  不过大半个时辰,大毛就摸了小半篮子,若不是借着水里的浮力,早就挎不动了。她手紧紧握着篮把子,趴着随水飘了会。这水不到20公分深,也不怕淹着,好玩极了。大毛闭着眼睛想,这可比温泉什么的舒服多了,富贵每次泡澡应该比这还要舒爽。倩子看着有趣,也学着大毛趴了会儿,傻孩子不知道抬头,咕噜噜的喝了几口水,吓得赶紧坐起来。其实伸长腿坐在水里也很有趣,可以感受水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