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谁会呢?我找谁学去呢"?
这个大毛也不知道啊。“你怎么想起来吹笛子?是看见谁吹了”?大毛有些好奇。
“你怎么知道?我和三哥前些天放羊放到吴家庄的山上,看见他们里正家的小儿子骑着牛吹着笛子,可好听了”。文静说着还有些向往,“样子看着可神气了”!
“那你去请他教你啊”?
文静低下头,嗫嚅道,“那怎么好意思?再说咱们离得也有些远”。
“你给我,我来试试吧”。大毛说着拿过文静的笛子,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口水,摆好姿势放在嘴边轻轻吹起,吹了半天。
“文静,这怎么不响”?
“你自己吹都吹不响,还好意思说我吹得不好听。来我教你,手要这样放,这个手指按这里,这个手指按这”。文静教得有模有样,还别说文静这些天自己真的瞎琢磨出一些道道。照着她说着来,大毛果然吹出了些声音。
“文静,走,咱们去找高老头。高老头这么会吹牛,搞不好也会吹笛子”。文静听着居然觉得很有些道理。
两人绕了大半个山头,才找到高老头。高老头正哼着小调,藏在扎刺栝里揪山红。
“高老爷子,这山红还那么小,快别揪了。来,来,来,请教您老个事”,大毛边说边招手。
高老头最爱说古道今,见孩子们有事请教倒很是乐意解惑。颠颠地从扎刺栝里钻了出来,“有什么事”?高老头自己找了块石头坐了,摆出一副要好好说道的架势。
“老爷子,您会吹笛子吗?我两想学学吹笛子”。
“吹笛子?这个我可不会”?
“咱们村谁会啊?这您肯定知道!”。
“村里什么事我不知道?说起吹笛子啊,南头的张老头吹得最好。那会儿我们都还小的时候,他就靠着那根破笛子,不知道勾搭了多少小姑娘”。高老头说的酸溜溜的,又忍不住和两个孩子说了些张老头年轻时的风花雪月。
文静和大毛两个孩子,鬼哭狼嚎地吹了一个上午。差不多到点了,就手牵手下山吃饭去了。
“文静,你这笛子多少钱?明集我让我娘帮我也带个”。
”二十八文“。
“什么!!就这么个破竹子要二十八文?王婶子也真舍得”,大毛有些感慨。
“我这根笛子是用湘妃竹做的,你要想要便宜的,有紫竹做的,好像也还行。大概十几文的样子。还有普通青竹做的更便宜,几文钱的样子吧”。文静说得有模有样,很像个行家。
大毛感慨文静花起钱来真是豪气,看来是下了决心要好好学了。那自己买个多少钱的呢?大毛本来也就想学着玩玩,学会最好,不好也没什么,就当消磨时光了。哎,要是买个最好的,好像钱还不够。。大毛的钱花花攒攒的,到现在也只有二十六文。
大毛到家的时候,中饭已经做好,杂面饼子丝瓜汤,还有一碗花生酱。饭桌上,富贵兴奋地说个不停,“大毛,我今天骑马了!姚大伯人真好,带着我骑到镇上,又骑回来”。富贵咬了两口饼子,咽了又继续说,“大毛你不知道骑马多舒服,和骑牛真是不一样。等咱家买了大马,我带着你骑到镇子上溜溜”。富贵越说越有劲。
“富贵,你借我两文钱呗”。
“你自己不有吗?怎么还要借你哥的”,问话的是李杏儿。
“娘,文静买了个笛子,吹得可好听了,我也想买个”。大毛睁眼说瞎话。
“咱们可不和文静家比,他家这些年攒了不少钱,咱们可不能瞎花。你呀小小年纪倒学会了攀比”。李杏儿是不同意的。
“娘,我还真不是想攀比。你说这吹笛子也算门才艺吧,我学门才艺不说放牛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以后长大了还好嫁人不是”。
“大毛我借给你。娘,你就帮她买一根吧”。富贵显然心情很好。
大毛说到好嫁人,李杏儿还真有些心动。想着也是,技多不压身,想学就学吧。“行,我明集给你买一根”。
下午富贵和大毛一起上的山。大毛主动提出帮成才看一下午的牛,让两个孩子放心扒蜈蚣去。
大毛睡了一觉,文静还没来,估摸着是去学笛子去了。文静是个行动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