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毛的一生_作者:清潭水(9)

  大毛回去以后,献宝似的给了李杏儿和二柱一人一支。剩下的就都是她和富贵的了。除了甜还有点酸酸的,看着多,没一会就都吃完了。富贵看大毛意犹未尽好的样子说道“等再过两天熟得多了,我再给你折些”。

  “富贵真是我的好哥哥”。大毛感慨道。

  “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富贵也是你叫的”。富贵红着脸微斥道。

  到了十七那天,正好是逢集,每逢一,四,七都是集。镇上的街道就会热闹起来,各个村庄的甚至附近镇子上的村户都会过来赶集,或买或卖。李杏儿和杨二柱准备去集上买些瓜苗和辣椒秧子,就赶了牛车去,顺便把前两天晒干的一袋花棒棒拿去卖。大毛也赖着跟了去。

  街上是真的热闹,几个路口都有收药材的小贩,这年代药还是好卖的。李杏儿找了一家相熟的,给了三文一斤的好价钱,主要是现在花棒棒还少。称了下,有18斤,54文。这些主要是富贵去大王山揪了两个下午,和大毛在近处零零碎碎揪了两个上午。54文都够给大人做一套夏衫了。看着小贩把一大把钱给了李杏儿,大毛很是有些激动。并不是多爱钱,而是很替富贵高兴。就见李杏儿开心的把钱收进贴身的荷包,转过身来给了大毛一文钱。“你哥哥干得多,回去我再给你哥哥三文”。

  大毛默了。

  看到卖糖葫芦的大毛又开心起来,一文钱正好买了两根糖葫芦。也不吃拿在手里等到家了给富贵一根,两人一起舔起来。李杏儿也守承诺,果真给了富贵三文钱。富贵屁颠屁颠拿到屋里存起来。大毛好奇也跟去看看,富贵也不避着她。富贵存钱的荷包放在他床尾的铺盖下。荷包打开,大毛数了数,加上这三文也只有八文。想起富贵给她买过的手链头绳,给李杏儿买过的簪子差点红了眼眶。“哥,我跟你说,咱们的花棒棒可卖了54文呢。娘就给了我们零头啊”。大毛把头靠过去小声道。

  “真的?那真太好了”。

  “你怎么。。还挺高兴?”。

  富贵撇了大毛一眼,慎重的说“大毛,等秋天我就要读书去了,光报名一年就得600文,我得读两年。等你大了也要去,还要买些纸笔,得花上多少钱?爹娘整日忙着田里粮食,难得闲,咱们得帮忙攒着。要不等你大了就没钱送你读书了”。

  大毛本是想逗逗富贵,不想却被教训一顿。不过却也更了解家里的难处。大毛不想让富贵小小年纪为这些发愁,打岔道“哥,爹买了好些瓜苗,咱们去看看吧”。

  两个孩子拿着糖葫芦跑去院里。二柱已经把车子解了套自己拉着,拉进了大柴房里。又拿水桶压了大半桶水提了进来。用水瓢舀了水,用手轻轻抄起些水洒在苗上。二柱对两个孩子说“看着天下午要下雨,放牛时带着伞。我和你娘下午把瓜栽了”。

  “有小白蛋子吗?”,富贵问到。小白蛋是一种圆圆的,熟透发白的小甜瓜。这瓜特别好吃,刚熟的时候又甜又脆,熟透了又甜又面,富贵最是喜欢。

  “主要是西瓜,边上有小白蛋,酥瓜,香瓜。等熟了给你们吃个够”,二柱回道。富贵开心叫起来。二柱和李杏儿都是十分疼爱孩子的,每年总要种上许多瓜果蔬菜。

  第11章 真的下雨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夏天的雨总是来的急。幸好大毛和富贵带了把大油纸伞,两人一起撑着伞往石头滩跑去。所谓石头滩应该是以前有人居住的,现在剩几处半拉子的石头墙,有处墙还剩点房檐,正好可以遮点风雨。大毛他们赶过去的时候,墙下已经躲了几个人了,高老头,李老头,还有几个孩子,成才也在

  高老头是个爱说话的,看这么多孩子就给他们说起这片石头房的典故。这片房子本来是老汪家的,就是现在水库旁的老汪家。得有个30多年了,那时候老汪还是小汪,才20来岁,带着父母妻儿从北方逃难过来的。他们是一路乞讨过来的,也没钱买宅基地,就在山上安了家。高老头指了指前面那块草地说这以前是他们家开的荒地。大毛想想怪不得那片的水沟这么规律,原来以前是墒沟。

  就有孩子好奇问,他们怎么般到水库边上去了。高老头摸了摸胡子继续说了下去。话说小汪家住在这里,靠着荒田,平时又卖点柴火、药材,日子慢慢好起来。后来也喂起鸡,养起猪。山上孤僻,鸡经常会丢,不知道是黄鼠狼还是什么干的。小汪不放心养了条大狼狗。却说又过了几年小汪家日子越过越好,小汪想杀头年猪,请乡亲吃顿杀猪饭,联络下感情。杀的是头200多斤的大肥猪,放了大半木盆的猪血。一般杀猪饭是晚上吃的,小汪家在山上离得远,就中午请了。请了三桌人,借了些桌子板凳碗筷,下午吃完客人散了以后,又把这些收拾好还回去。等到忙完已经快黑了。就把剩下的大半个猪放在院子里,留着明天处理,一家人忙完就睡了。到了半夜,小汪被狗叫声惊起,透过窗户一看,五六双绿莹莹的眼睛,看着阴森恐怖。用木棍抵着的院门已经被撞开。小汪吓的冷汉直冒,悄悄叫醒父母妻子,搬了家里的桌子柜子,抵在堂屋门上。一家人靠在墙根瑟瑟发抖,并不敢出去。开始还有些撕咬声,后来就是狗的凄厉叫声,呜咽声,无声。等到院里彻底没了动静一家人也不敢出去,一直熬到第二天天快中才出来。出来一看狗都被撕碎了,桌子上的猪也不见踪影。一大家子这才下定决心搬到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