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有朝一日翻身成为朝廷官员。可是每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多少,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地成为官身的又能有多少,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在下次科举考试之时便能翻身得意把歌唱的,现在朝廷给予了这样子的奖励制度,又哪里会得不到学子们的支持呢。
可以说这个福利制度一出,即使某些朝廷官员想要借着学子们来生事也是行不通的,想要借着学子们生事的前提条件是要给他们一定的好处,否则谁也不是傻子,在没有损害学子们利益的前提下,不给出相应的好处,便想着登高一呼,四方响应地跟着闹事,哪有可能呢?即使某些朝廷官员答应给出头的学子相应好处,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没得到好处的学子心里能乐意看着他人借此机会翻身或扬名么?
最主要的是这件事情是皇帝御旨批复同意的,皇帝对朝廷的把控能力还是很强的,想生事的人在做之前还是要多翻思量的,明摆着与皇帝对着干的,最后能得到的好处也未可知。虽然一旦学文识字的人变多了,会对文人的地位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这股冲击的能力还未可知,毕竟家庭条件摆在那里,不可能所有的百姓都不管肚子饱不饱的情况,一心只想着读书科考的,但是如果此时生事的后果,很有可能便被皇帝杀鸡儆猴,捋掉身上的官职,直接打回十年苦读的起点了。
因此,虽然部分人员对推行大炎字典,普及识文断字的决策心里有些反抗意识,但是最终也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情来,陆泽轩的第一次亮枪行动也就拉开了还算完美的序幕了。
不过虽然大炎字典的推行拉开了还算完美的序幕,但是针对陆泽轩这个编制大炎字典的人和昊安公子的身份,京中众人还是产生了怀疑,实在是原身文不成武不就的名声太响亮了,也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在知道这本大炎字典是陆泽轩编制之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是真的,纷纷怀疑是有枪手在背后帮衬,而且以编制字典的工作量来说,这个枪手可能还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协力合作较长时间才有的结果。
众人虽然心里有了怀疑,但是考虑这本大炎字典在发行之前已经被皇上御笔亲批了,这便等于皇上是同意由陆泽轩的笔名昊安公子所属名的,而众人也未找出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有枪手帮忙的,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大家不敢真的跑到皇上面前去叫嚣陆泽轩欺世盗名的罪名。
不过虽然不能在皇上的面前揭穿他那欺世盗名的丑恶嘴脸,但是众人却觉得可以再其他方面证实陆泽轩本人根本就没有这份才情的。因而一时之间,送往承恩侯府邀请陆泽轩参加诗会和宴会的贴子是一张又一张的,一时之间承恩侯府便仿佛成为了京中赤手可热的人家一般。
这事自然是惊动了仁孝公主和沈安荷的,不过两人的态度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沈安荷与陆泽轩朝夕相处之下,自然是慢慢地了解了陆泽轩的才情,对他的学识更是敬佩万分的,因此是十分相信陆泽轩可以编制出大炎字典这样子的典籍的。
仁孝公主则是完全相反的态度了,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水平,仁孝公主自觉心里是清楚的很,根本就编制不出大炎字典这样子的典籍的,也编制不出之前昊安公子之前出版的经义详解的,仁孝公主同京中其他人的想法一样,觉得这很有可能是自家儿子从哪儿找到了一位学识出众的才子,骗着人家为他做事呢!
仁孝公主在知道这件事情的第一感觉便是怒不可揭了,自然是第一时间便下令将陆泽轩请到自己的面前了。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安然自若的陆泽轩,仁孝公主只觉得自己头疼的厉害,要是继续任由自家儿子这样胡闹下去,自己恐怕迟早会被自家混帐儿子给气出病来,说不得都要少活几年了。
仁孝公主一把掌拍向身旁的桌子,怒喝道:“说,这本大炎字典究竟是谁编制的?”
“昊安公子,也就是区区不才在下,娘的儿子。”陆泽轩万分无奈地回道,心里知道这又是一个不相信的人呐!
“你……你还不说实话!”仁孝公主看到儿子到了现在还不肯说实话,简直想要气得吐血。
“娘,真的是我啊!你怎么就不相信人呢?”
“儿子,其它小事,你胡闹也就胡闹了,反正娘可以给你兜得住,可是这件事情真不是小事,也不是你能拿出来玩的,这是朝廷的政事,是不容出差错的,你这自私拿着别人的成果属上自己的名字,这要是闹大了,给你定个欺君之罪也不过啊!你快点儿将这个编织大炎字典的告诉给为娘,咱们带着这个人进宫向皇兄将功补过,皇兄看在娘的面子上,说不得就能将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