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种田实录_作者:落落清雅(171)

  在播种这些蔬菜时,楚夏也没忘了她的水稻。

  水稻也不是直接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可以的。水稻的培育,也是一项技术活儿。

  要不是楚夏小时在农村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她绝对想不到,种田也有那么多学问在里面,也不知道先人们是怎么发现这些规律的。

  PS:小天使们国庆快乐!

  第223章 水稻

  种水稻,选种处理什么的就不说的,基本上所有的作物都要经历这一步。接下来,要把田里的泥土耙出来,不能让土被水淹完,不然不利于种子发芽。

  土耙好好后,要按一定的量把稻种撒在上面,待其发芽。

  在楚夏老家,一般的农民会用塑料薄膜把播种的那块儿田笼罩起来。因为这样可以聚集热量,使幼苗生长得更快。

  这一阶段也叫催芽,因为幼芽很容易被虫蛀,要尽快缩短它的生长期。

  等幼苗长到一定阶段后,就要把它拔出来进行分栽。分栽的密度大概是每平米二十来穴左右。

  而且,分栽的时候要尽量保持横平竖直。这样做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果不能是苗与苗之间空气流畅,氧气排不出去二氧化碳进不来,就会阻碍水稻的生长。

  横平竖直地插苗,能使空气流通顺畅,对水稻的生长很有好处。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诀窍而已,种田还有很多学问,楚夏不全知道。

  而且,就算她知道,以现在的条件,她也没办法做太多的帮助。

  像施肥什么的,除了家禽家畜和人产生的天然肥料,她根本没有其它办法。

  现代的粮食产量为什么这么高,除了种子的原因外,科学的肥料也是一大关键。

  不过,楚夏现在已经不奢求这么多,她只要把粮食种出来,有收成就心满意足了。

  整场种地活动忙碌了半个月才结束。楚夏要一直盯着进程,还要做各项记录,也是累得够呛。

  不过,种地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楚夏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

  因为,在修房子之前,还要先把木材石材处理一遍,而且,修墙需要很多泥土,也要准备好几天才能完成。

  楚夏知道森林危险,在没人陪同的情况下,她也不会随意去作死,最多就是在外围转悠两圈。要不就是沿着湖边走,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

  楚夏在登上一座小山坡向北方眺望时,发现那边好像有一条河。不过,距离有些远,楚夏看不清这河具体有多大。但楚夏敢肯定的是,隔着这么远都能被她看到,这河绝对不小。

  这里有河,楚夏倒没觉得奇怪,因为这么大一个湖,一般都会有河流流经,就是不知道这条大河是不是她想的那条。

  楚夏学的是理科,但中学有地理课,大致的地理内容她都记得,更别说一条在他们国家算得上是第一大河的长江了。

  楚夏不清楚这长江的具体流域有哪些,但她知道,这条河穿过了她学校所在的城市。

  她穿越前后地点没变的话,按照她活动的范围来看,应该还在这个地界,如此,她看到的这条河很有可能就是她知道的长江了。

  但是,楚夏不记得这里有这样大一个湖。不过,时隔万年的光阴,沧海桑田,或有巨变发生也不是不可能。存在过又消失的湖泊也不在少数,罗布泊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吗?

  一想到这条河有可能就是她所知的第二母亲河,楚夏心里竟生出一种归属感。

  第224章 建房

  人的归属感是一种很神奇的情绪。有时,或许是一件物品,或许是某个场景,也或许就是某个人,就能让一颗漂泊的心产生归属感。

  楚夏看着这条河,她还在这片土地上,只是时间不同了而已,总归这里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也是她现在,以及将来要生活的地方。

  楚夏只觉得她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或许,她穿越到这里,是命运巧妙的安排。

  ——

  部落里多了几口人,楚夏的计划便稍有改变,但变动的也不多,只是在旁边多添几间房子而已。

  在楚夏的计划里,每一对夫妻至少要有一间自己的卧室,孩子也一样,每个十岁以上的孩子都得有自己的卧室。

  就算他们现在还小,可以挤一挤,但再过几年他们就会成人,到时他们结婚生子,也得有私密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