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春天,夏天和秋天应该可以,但冬天不行,太冷了,没有山洞大家会受不了的。”炎以为楚夏所说的房子应该和他们搭的棚子差不了太多,所以觉得冬天不适合,抵御不住寒冷。
炎从来没有见过房子,也就不知道,现代的房子有许多种方式保暖。
有些时候,认知上的差异会让楚夏有些无奈,楚夏仰头看炎,“如果我建出了可以抵挡寒冷的房子是不是就可以搬过来了?”
“嗯。”炎点头。
他也知道,仅凭这个湖就可以有大量的食物,如果真的搬过来,可以减少打猎的次数,从而降低大家的危险。
这不正是他所期望的吗?让大家吃饱穿暖,安全幸福。
“太好了。”
PS:明天作者菌要去我爸爸那边,有点远,路上可能会耽搁很久的时间,明天晚上能不能更新作者菌不敢保证,不过我尽量,小天使们见谅。
第117章 新的征途4
虽然是个小平原,但路面其实一点也不平,楚夏和炎深一脚浅一脚地围着湖边绕了小半圈。
楚夏仔细看了一下土壤是否适合种植。其实她也不太会分辨,大概只知道颜色越深,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就是比较适合耕种的。
这些原始的土壤,还没有被开垦过,除了比较特殊的环境,其它地方的,经过一年又一年落叶枯草的蕴养,土质只会比现代的好。
楚夏认为,这里更适合发展大部落。
楚夏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一个说法,说是种群的多样性越复杂,越有利于种群的发展。这点大概可以从基因的遗传上来解释,基因太单一,一旦面临残酷的环境改变,就很有可能全部灭绝。
人类聚居的部落,最好在500人以上,否则,人口太少,繁衍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近亲结合在一起,这样会增加幼儿患遗传病的概率,是人口质量下降,过几代后就会出现问题。
炎部落只有二十几个人,这个人口数量绝对少了。
因此,形成一个大部落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增加人口的途径,可以是自己部落繁衍,也可以让别的部落的人加入过来。
“炎,等我们把房子修好,我们就搬过来吧。”楚夏看到炎的眼神,知道他想说什么。“你听我说,我们可以修一个这样的房子。房子的墙用厚厚的泥土堆成……”
楚夏给炎讲的是她小时候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土房,也是她和爷爷奶奶住的房子。
大家可别觉得土房土,就看不起它。
楚夏记得,小时候的土房住起来可真是冬暖夏凉,夏天的时候,没有空调,就摇着一把风扇也能入睡。后来换了楼房,住在里面像是一个大蒸笼似的,热得要命,不开空调简直别想睡着。
而且,土房里面还可以建一个炕。
楚夏的家是在南方,是不睡炕的,但她寝室里有一个东北姑娘,而且是四人中唯一的一个北方人。楚夏没见过炕,另外两人也没见过,她们都对这所谓的过冬神器好奇得很,就央着她给她们讲了炕到底是怎么回事。
火炕是一种宽约一米七到两米三左右,长可随居室长度而定的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比较平整的石板,石板上面用泥抹平,铺上炕席就可以使用。
炕都有烟口和灶口,灶口一般和灶台相连,这样就可以利用做饭产生的热气使火炕发热。烟口自然是用来排烟的。
炕的原理很简单,要实施起来也不算太困难。
炎听到楚夏描述的炕,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从来没想过可以在床下掏个洞在里面烧火。
这样一来,冬天就不用一直挨冻了。
以往他们过冬时,并没有一直在山洞里烧柴取暖。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氧气消耗和一氧化碳中毒,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柴火烧久了大家就会觉得身体不舒服,必须得通下空气,一通空气,洞内的温度就又降下去了。
这样反反复复,他们的冬天过得并不舒适,
“你说的这个炕,真的可以建出来吗?”炎只觉得,楚夏总能想出一些神奇的方法来解决他们的难题。
“嗯。”楚夏相信,给她一点时间,她总能捣鼓出来的。
第118章 讨论
这里距部落路途太遥远,楚夏是不可能一直来回跑的。
既然要决定迁徙,楚夏要把前期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