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皇后_作者:越人歌(499)

2019-04-25 越人歌

  打小她就不喜欢和那位二舅舅一家相处。二舅舅总是爱把“你们不和我亲近”这话挂在嘴边,二舅母呢,有时非要热情的邀她去家里玩,到了用饭的时辰却根本没有招待人的打算,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当着人一脸笑,扭过身去就酸话闲话不断,谢宁不喜欢这种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

  林夫人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谢家的谢莲,比谢宁还大两岁的堂姐,终于是嫁出去了。

  谢莲曾经经过退婚,身上还有缺陷,要谋一门称心的亲事可不容易。

  ☆、二百六十八 骨肉

  “她嫁的是什么人?而且她母亲的事情不是……”

  谢刘氏才死,这还没有一年的功夫,谢莲这会儿就定亲?谢家人都是怎么想的?

  谨妃家人因为张扬跋扈就被参了一本,到谢宁这儿,娘家竟然出了这样大不孝之事,永安宫还不得让弹章给淹了啊。

  林夫人忙说:“他们只说是定亲,还是要等出孝的。”

  谢宁这才松了一口气。

  林夫人也是听老家来的下人说的。因为林家与谢家曾是姻亲,后来虽然撕破了脸不来往,但是林家的人对谢家仍旧很有敌意,对谢家的消息也格外的关心。

  谢刘氏在外头没一个人说她好的,哪怕是在谢家,她的妯娌、亲戚们也没一个喜欢她的。她带着两个女儿上京,走时还带了不少私房积蓄走的。钱放在家里她可不放心,怕其他人打主意,哪怕丈夫和儿子也不可靠。丈夫不是没有花花肠子,只是谢刘氏管的严,抠的紧,丈夫胆气不足,手里也没有银子。谢刘氏心想自己一出门,保不齐丈夫就要偷偷挖了自己的私房钱去外头风流。还有儿子,年纪不大却已经很会挥霍了。更不要说那些盯着他们这一房的妯娌,还有家里的下人们。

  甚至对婆婆谢刘氏都信不过。

  谢家长子活着的时候是个挺孝顺的人,但是看看他死了以后谢家老太太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女儿的?差一点就逼着林氏活殉了,还好林氏手底下有那么两个得力的人,保着她和女儿逃回林家去了。

  谢刘氏当然信不过这样的婆婆。

  可是她们母女三人上京一趟,几个月的功夫不但没沾上谢宁的好处,谢刘氏反而不明不白的送了命。

  谢莲比妹妹明白,她到底经的事情多,也要大着几岁。她知道谢刘氏是为什么会死在明寿公主手上的。

  但其中的原因却不能跟任何人说。

  公主偷汉也好,谋反也好,都是天家的丑事,谢刘氏就因此送命,谢莲就算不那么聪明,可是她也不傻,她知道什么事能说,什么事不能说。

  谢家人不明实情,只知道谢刘氏去了一趟京城,不但没谋来半点好处,反而客死异乡。谢莲姐妹俩没有个准主意,宫里派出的人怕麻烦,可不愿意把已经埋了的人再挖出来运着个灵柩上路,三言两语,劝得她们姐妹俩就这么回乡了,将谢刘氏就这么扔下了。

  谢家人从上到下,没几个品行好的。要让林家人来形容的话更没有一句好话,整个儿就是八个字。

  欺软怕硬,见利忘义。

  扯上了谋反这样的事情,谢宁对谢刘氏之死根本连个屁都不敢放,甚至没有给她办场法事,悄没声息的就把这事儿给掩过去了。

  而谢莲两姐妹没有亲娘护着,在谢家这种火坑里头根本没有好日子过。谢家自以为家里出了妃子,再结亲的时候那架子摆得老高。可谢刘氏不明不白的横死还是让谢莲姐妹俩行情大跌。

  谢莲的亲事就是在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挑挑捡捡中定下的。定亲前她听说对方是三十出头,前头一房妻室亡故了,家产丰厚,有铺子有田产,想着自己实在拖不起,父亲和家中其他人又催着她应下,也就半推半就的应下了。可是亲事定下来之后谢莲才知道实情,那人根本不是三十出头,而是已经四十过半了,前头一房妻室是亡故了没错,可是家里还有大大小小四五房妾,儿女加起来七八个,长子年纪比谢莲还大。

  谢莲知道实情以后自然不依,可是她爹谢福保已经收了大笔银子做定礼,而且这钱已经被他挥霍了大半,退亲就得退彩礼,他上哪里退得出来?没有亲娘做主,谢莲的反抗是微弱的,只是白费力气,除了亲妹妹,没人站在她这边,亲爹根本就不把女儿当回事,还说她拖着条残腿能有人要就不错了,错过这一个,再守完孝,她都已经多大了?到时候只好剪了头发去庙里做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