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那这位同学呢?”孟冉秋指着叶思勉。
“孟冉秋同学,学校有规定,我们只是老师,没有办法。”老师示意下一个同学。
因为刚才那一段话,加上孟冉秋全县第一的身份,一边正在报到的同学和家长不由围了上来。当中不乏有和叶思勉一样的遭遇者,都满怀期望地望着孟冉秋。
接待新生报到的老师有些头疼,要把这些人撵开吧,都是学生和家长,传出去难免落了颍河一高的名声。可要是让孟冉秋继续说下去,只怕产生不好的影响。
老师正准备把孟冉秋叫到一边去,有人道:“校长来了!”
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走到众人跟前,对大家道:“刚才孟冉秋同学的话我听到了。我们颍河一高愿意接受天下英才而育之!可我们只是一所县级高中,除了有好学生,我们最希望的是留住好老师。可用什么才能留住好老师?我们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只能给老师一份还不错的待遇,才能让老师留在我们学校、好好教书。在这之前,有人问过建校费为什么那么高,还有人问为什么要问复习生多加分、多收钱,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各位见谅。”
孟冉秋知道颍河一高作为一个县级高中,座落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能出个省状元,能吸引外县甚至外省的优秀学子来上学,这位老校长功不可没。
她想起前世那些做出功绩却被人指出有道德污点的的大臣,知道做事的不易,低头道:“对不起,是我莽撞了。”
老校长陈树人道:“你小小年纪,能有这个想法很不错。希望以后再接再励。”
老校长走后,一边的学生和家长都看着孟冉秋,忍不住议论,刘兰芳把女儿拉到一边:“你一个女孩子,出这么大风头干什么?让别人乱说多不好!”
孟冉秋笑笑,这世上无奈的世情太多,自己连好友杜丽丽上学的事情都搞不定,还是先管好自己吧。
她走到校门口时,一直等待的叶思勉走到跟前道:“孟冉秋同学,刚才谢谢你。”
“不客气,我也没帮到什么忙。”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新年快乐,更加貌美如花
☆、新的高中生活
回家的路上,孟冉秋想起远在几千里之外打工的大姐,对刘兰芳道:“妈,姐姐只比我大两岁,让她别在外面打工了,让她回来,在初三多复习一年,考个学吧。”
刘兰芳叹口气:“这书是想读就读的吗?她以前的成绩不算差,就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把以前学的忘了没有。还有,你要读书,你姐回来读书,还有冉冬,你爸只怕不愿意。”
“妈,我争取多争些稿费,让姐姐回来吧。”
孟冉春过年时为了多挣些钱没有回家,如今离家一年多了,只往家里写过几封信,寄了一张满脸笑容的照片,两千元钱,除了报平安,并没其他的消息。
“回去你写信问问你大姐,看她怎么想的。”刘兰芳最后道。
孟冉秋回到家,很快给孟冉春写了封信。只是到她开学,也没收到孟冉春的回信。
自从把《皇后之悲》的书稿寄出去后,孟冉秋还没收到老庄的回信,她现在急切想多争些钱,因此便给老庄写了封信。信的最后,她告诉老庄现在她调到了颍河一高当老师,以后他回信麻烦寄到颍河一高。
老庄正在为刘兰芳的真假上火。回到出版社,同事问他见到美丽的女作者了没,他不好说连人影都没见到,吱唔了两声过去了。
总编并不看好女性文学,对他一意要去见什么《皇后之悲》的作者并不上心,很快给他了一个任务,让他跟进一位有名气的男作家,督促写一本历史文学类的书。
老庄此时接到刘兰芳的信,看到上面说调到了颍河一高,遗憾当时去教育局时脸皮不够厚,没把颍河县全县的老师资料要着看一遍,白跑了一趟。不过他回信时没有提去逍遥一中的事情,更没有提见到刘金芳和另一位刘兰芳时的尴尬。
孟冉秋接到回信,从字里行间看出来《皇后之悲》出版的希望不大,想问问老庄当初说的见面是怎么回事,想想又罢了。得知老庄正在督促一位有名气的男作家写历史小说,便主动请缨说她可以写一本关于某个朝代几位皇帝的书。
为了让老庄信任,孟冉秋在信的最后附上了她前世那位皇帝丈夫的一段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