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同意了。孟军义私下一算账,成本又得一二十万,他这些日子正为那借出去的五千块钱肉疼,这一二十万要是没了,简直要他的命。因为撑面子借出了五千块钱,刘兰芳不搭理他,女儿更是不与他说话,他虽然心里担心要赔,但也没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只能撺掇老婆对女儿说。
“我舅家表哥不是会修摩托车吗?你让他来帮忙,给他份高工钱,你们只管卖,应该不会亏。”
刘兰芳现在完全听女儿的安排,让娘家侄子来,帮忙着进货卖货,孟氏摩托车店很快开张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有伙伴知道不知道十几年前的西安宝马案,当时轰动全国,虽然最后父子俩得到了百万大奖,但回家后,却被借债的乡亲们逼得远离了家乡。现在不知在何方落脚。
☆、新同桌
新的学期开始,孟冉秋进了文科班。文科班只有两个班级,分别以文一班和文二班命名。
孟冉秋被分到了文一班。她发现原先在三班时,班里七十多个人,只有二十来个女生,现在班里有八十来个学生,终于阴阳调和,男生和女生各占了一半。
孟冉秋的新同桌叫温婉。温婉与以往孟冉秋的同桌杜丽丽和何玉英不同,更与她的名字相反,性格一点儿也不温婉。她家庭环境优越,据说父亲是颍河县的县长,看人的眼神总是往上挑,像是不屑与人说话似的,穿着打扮明显比其他同学高出几个层级。
开学第一节课,前后同学都互相认识,说些过年时的趣事,孟冉秋在学校的名气太大,她人长得漂亮又和气,同学们都爱和她说话,不一会儿便和前后的同学认识了。只有温婉低着头看着一本漫画,不搭理孟冉秋,更不与周边的同学说话。
读文科的同学家境相比都要好一些,大部分父母都有工作,或者有其他的比种地轻松挣钱的门路。因此女生们的打扮与理科班成了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
理科班的女生穿的衣服多是校服,或者和校服差不多的休闲衣。但文科班的女生就不同了,即使外面穿校服,里面也要穿件最近流行的衣服。
孟冉秋心思在写书挣钱上,加上她不想显得太过出众,依旧整日里穿着那红白条的宽松校服。天冷时,里面加毛衣;天热时,换上短袖。
她自己不觉得,温婉却看不下去了。
“孟冉秋,你天天穿校服腻不腻啊?还有你那刘海,能不能留长些?要么全部梳上去,你不觉得很影响美观吗?”
“有吗?”孟冉秋一笑,“我觉得挺好的啊。不过,谢谢你。”
“切。”温婉扭开了头,“真不知道你怎么能考第一,审美太让人着急了。”
审美让人着急的孟冉秋不理会同桌的眼神,依旧安安静静地看书。文科班的物理、化学只是参加会考,高考科目除了语数个,是历史和政治,因此文科班的人重视早读,课堂上老师也经常把重点一划,让同学们把各种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
孟冉秋有先天优势,对历史熟稔。政治更不用说,中宫皇后的职责让她接触到许多政治上的细节,加上她平时阅读量大,各种相关的书都读,因此,对老师布置的那些基本知识点根本不用下什么功夫。
别人都大声背书时,孟冉秋多是静静看书思考,安静得很。与此相应的是,同桌温婉也不读书,她经常买些漫画书和小说,在课堂上偷偷看。
孟冉秋看她过得像个衙内,班里几个女生围着她转,二人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地过了一两个月。
这天,孟冉秋接到老庄的来信,说她写的关于那个朝代皇帝的那本小说很不错,他下个月过来和她商讨下细节。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书就会出版。
孟冉秋一边高兴书出版后会有钱财进账,一边又在考虑怎么去见老庄。她用母亲的名字和他通信这么久,人家一直以为她是一名中年妇人。要是见了她却是一名中学生,还写的什么皇帝的小说,肯定会怀疑她。她这个年龄,写些青春伤痕爱恋之类的书很正常,写一大部头历史小说,里面关系到朝代的方方面面,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十多岁的人能写出来的啊。
她正想得出神,忽然眼前一晃,温婉神秘地一笑,把手中的东西递给她:“呶,有人给你的信。”
孟冉秋接过来,看信封上光秃秃地没有收信人地址,更没有邮戳,只有几个字“孟冉秋收”,疑惑道:“弄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