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承允一看到祁昀,就有些感慨。
其实祁明不止一次和楚承允提起自己家里的两个哥哥,尤其是祁昀,被祁明吹的天上有地上无。
这世上的天才很多,可是往往天才都命运多舛,祁昀在楚承允的眼里天然的带了些悲情颜色。
天生体弱,多病之身,偏偏有个七窍玲珑的心思,博闻强记,无所不通,却总是在生死边缘徘徊。
这般的人物放在哪朝哪代都会令人唏嘘。
而现在,楚承允瞧着面前这位芝兰玉树一般的男人,越发感慨,脸上则是笑着道:“想必这位就是祁家二郎,三郎常提起你。”
祁昀对着楚承允点点头,浅淡神情一如既往,好像并没有因为心里对他身份的猜测而对楚承允高看多少,声音平静:“我家三郎承蒙三公子关照,在下感激不尽。”说着,他对着宋管事道,“送些茶来。”
既然祁昀这么说了,楚承允和祁明就坐到了另一张桌子旁,准备再聊一聊。
叶平戎则是站到了门口,面容沉静。
可是不等楚承允和祁明开口,便听到另一桌上,祁昀的声音淡淡响起:“商队之事,只叹时运不济,我空有一腔热心,却做不成事。”
原本宋管事想着,来了陌生人,那就把这件事歇一歇,停一停,不急着说。
可瞧着祁昀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宋管事也就重新坐回去,道:“二少爷也不用太过忧心,总是能有解决办法的。”
祁昀却不提银钱之事,只是声音沉静的开口:“我本想着,开商队,能带着我朝的书法字画出去教育蛮夷,还可以沟通商路,我还请了绘画师傅,想要勾画出沿途地形,若是朝廷需要,我也愿意无偿提供分文不取,实在是一举多得,偏偏……”
说到这里,祁昀突然打住了,轻轻一叹,只是短短的一声,却能听出里面的无奈。
反倒是宋管事一脸懵。
什么时候说字画的事儿了?不是卖酒么?
什么时候说画图的事儿了?他们没请师傅啊?
怎么,二少爷说的话,我听不懂呢。
可是就在宋管事不知道怎么应对的时候,楚承允已经站了起来。
祁昀说的话他都听在耳朵里,而楚承允想的显然要比宋管事多得多。
如今,商队不少,可是大多是百姓争利的工具,不曾有什么其他用处。
相反,很多商队都是偷偷的来偷偷的去,从不缴纳赋税,反倒成了朝廷的心病。
可是现在楚承允听着祁昀的话,突然多了些别的想法。
要是真的可以这般行事,对朝廷有诸多利好,又能传扬文化,又能福利百姓,还能为了兵戈之争提前预备着,岂不是大善之事?
这个念头一出,楚承允就对着祁昀道:“二郎,不知可否和我说说商队之事?”
祁昀扭头看了看他,似乎有些犹豫。
可最终他还是站起身来,走到了楚承允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祁昀的仪态从来都是极好的,一举一动都带着君子之气,可是在祁明瞧着,今天的二哥好像比平时更加……优雅了些?
不等他想明白,就听祁昀说起了商队之事。
原本祁昀就对商队进行过一番筹谋,各种准备也是周全的,再加上祁昀从小多病,在家里除了看书也没什么旁的娱乐,书看得多了,引经据典的说起话来越发顺楚承允这个书痴的耳。
听祁昀说完,楚承允不自觉的抚掌而笑:“好,二郎这想法好极。”
但祁昀回给他的,却是一个笑。
但这笑是苦笑,带着无奈:“只是,要花销的银钱不知凡几。”
此话一出,楚承允就道:“要钱,我有。”
楚承允不差钱,作为皇族,他有的钱远不止手上的这些。
自从封了王,有了自己的封地,这银钱就像是流水似的,楚承允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了。
但是这主意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楚承允犹豫了一下,他总不能用自己的钱抢人家祁二郎的主意吧?
他一个堂堂王爷,怎么能和百姓争利呢。
祁昀瞧了瞧他,淡淡道:“这本就是我的一个想法罢了,公子犹豫也正常,毕竟,我不过是个多病之人,想的也有些过于天真,总会有所疏漏。”
祁明:……
作为被祁昀从小收拾着长起来的祁明,多多少少能猜出自家哥哥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