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也不能说是不远大,就挺接地气儿的感觉。
宁栓柱笑着摸了摸大孙女儿的头:“我宝珠有志气,既然你这么想,那就更得好好学习不是?所以啊,家里才要送你们姐妹去京城。毕竟那里,才是云集了全国最好、最顶尖学校、师资的地方……”
“可是那里再好,也没有爸妈爷奶和姑姑、姑父、姥姥、姥爷、舅舅、舅妈们,没有一帮子表哥表弟表姐们!”
宁宝儿皱眉细数,好半天才噘嘴:“除非把所有的亲人一起都带上,要不然京城就是好出花儿来我也不去!”
本来已经被说到微微动摇的宁宝珠也随之变脸:“宝儿不去的话,我也不去。我们齐齐整整的两姐妹,到哪儿也不要分开。”
嗯嗯,对头,就是这样的。
宁宝儿伸出大拇指,实名给自家小姐姐点赞。在一脸懵逼的四个大人回过神来之前拽着她的手离开。
“唔!大人就是这么想一出是一出的,姐姐我们不要管他们。赶紧去写作业吧!不然到时间作业写不完多耽误玩呢?”
想一出是一出的大人们面面相觑,半晌无言。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孩子好,可现在孩子们不同意……
他们又能这么办呢?
只能打起循序渐进的算盘,一点点慢慢劝啊!
不然孩子们本来就不情不愿的,再小小年纪背井离乡。火上加火的,闹出点毛病来可怎么好?
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那也只能婉拒孟老的一片盛情了。
孟老爷子:……
刚跟孙子夸了海口,结果转身把事情办砸了什么的。
他这老将的脸哟,还真就有些挂不住。
忙不迭亲自出门,买了孙子最爱的吃食、书籍之类作为食言的补偿。
就想把这一篇什么的,赶紧翻过去。
可是……
臭小子东西照吃书照拿,却没有半点松口的意思。
就眼睛一眯,满满激将地看着自家爷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可是我当年开蒙的时候,爷爷摸着我头顶一字一顿跟我说的。”
“到现在我都还铭记于心着,怎么您老人家还……”
还言行不一致,不给孙子做个好榜样呢?
最后一句,孟景年并没有说出来。可那眼角眉梢之间满满的未尽之意,真的比说出来更叫老爷子更加脸热好吗?
“行!”孟老爷子咬牙:“臭小子且给爷爷等着,这个寒假,爷爷就叫你知道知道什么叫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哼哼,转学什么的被拒绝,那邀请未来亲家一家过来散散呢?寒假期间,孩子们不用上课。大人也没那么忙的,总该赏脸了吧?
毕竟为了方便俩孩子培养感情,他这把老骨头都不辞辛苦亲自到了三和村呢!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前脚他那厚厚的,写了七八页信纸的长信一到,后脚宁家四大巨头就开了个碰头会,分分钟全票通过了他老人家的提议。
并为了这第一次进京会亲家的圆满成功,各种费心准备着。
又是买衣服,又是选礼物的。
为了不寒酸,也不过分热情倒显得他们攀附,一家子真真是绞尽了脑汁。许来娣甚至开始碎碎念,等着盼着婆婆大人入梦。
唔,虽然每一次都要老太太狠狠训,严重时都会吓到屁滚尿流。可……
许来娣再怎么也得承认,论起这些个人情往份、处事方式等等,自己需要跟老人家学习的还很多。
然而这一段儿,宁宝儿和姐姐宝珠都被想外孙女想懵了的李金兰接家里小住了。连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更何谈织梦呢?
热热闹闹在姥姥家待了大半个月,可算是考完了期末试。姐俩还打量着叫表哥们带着上山逮兔,下河刨冰摸鱼呢!
结果这一放学,就看到自家老爸的车子停在校门口。
小姐俩手拉手地到了车子跟前,满满疑惑地看着自家老爸:“爸,你怎么来了?该不会是来接我们回家吧?嘤嘤嘤,才刚刚要进入到游乐环节,并不想走哎!”
还在等俩贴心小棉袄兴奋脸,争相恐后往自己怀里扑的宁传根顿感扎心:“都这么久没见到爸妈了,你们俩狠心丫头都不想我们么?”
宁宝儿歪头,摊手:“可想不想跟回不回去是两码事啊,爸!之前要考试,姥姥姥爷管我们管的可严了。这个不准那个不准的,很怕一个不注意就耽误两个好大学苗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