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再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人们听着上面已经安静了,想要上去看看的时候才发现地窖和地道的连接点被封住了,人过不去,推也推不开,而且那边黑乎乎的像是遭火烧过一样,还发出刺鼻的味道。
女人们不敢走这里,只好沿着地道往那个废弃的院子走,可是那条路的尽头也因为年久失修有些不通,还好大家手里都有一些干粮和水还有防身的镐头、菜刀。地道也不算难走,一路走一路打通,终于在这天傍晚从那个废弃的院子里爬了出来。
可是等他们赶回村里的时候,村里一片寂静,整个村连一座完好的屋子都没有了。妇女们发疯的找遍了全村,留守的老人不在、护村队不在,地上除了有一些穿着蒙古人衣服的尸体,更多的是护村队人的尸体,还有一些是穿着太原守军衣服的兵丁尸体。
整个村子在如血的夕阳下,显得既狰狞又可怖。找到了自己家人的妇女哭嚎着把人收敛了。可是更多的妇女没找到自己的家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桃花哥和他们的大儿子树哥也不在村里,妇女们又聚在了一起商量着是去找他们,还是留在村子里等他们回来!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个人给她们带来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消息。
来人是桃花哥开的私塾里一个学生的家长,他在阳曲县城里一个当铺做活的,这次是专门跑回来报信的。
桃花婶说到这又停了下来,兰妮和十三娘听的一手心汗,忍不住问:“他说什么呀?”
桃花婶笑了笑说:“他说,让我们赶紧跑!阳曲县令已经判了我们清溪村是匪窝!我相公是匪首,眼见着明日清晨就要派兵来捉拿我们这些土匪家眷了!”
在兰妮和十三娘惊讶的眼神里,村长又讲起了后面的事儿……
桃花嫂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别说是她,大家都没反应过来,一时间都愣在了原地。
记得那个来报信的人又跳又骂,才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可是明明是一群农民组织的护村队就算是动武也是为了护着老婆孩子。既然县里知道了有匪事,怎么不派人来支援,反倒说他们一个村都成了土匪窝子呢?
众人想不明白,可眼下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不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了,而是她们要是再不跑被抓了去,一个斩立决或是发配的刑罚是跑不了了,这可怎么办。
报信的人匆匆的来又急急忙忙的走了,妇女和孩子又聚集在了桃花居,商量对策。人们推选最果断而且识文断字的桃花嫂子做了主事人。
最后一致决定,这个村是不能待了,可他们能去哪?回娘家又怕带累了娘家人,而且她们的男人现在不但下落不明还背上了个土匪的恶名。她们不甘心!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桃花嫂子拍了版,整顿休息,把家里能吃的都拿上,一个时辰后去阳曲县!怎么也要弄个明白,死也要死个清清白白。
一个时辰后,天已经黑下来了,女人们打着火把就往县城走。其实她们也知道,现在去了县城迎接她们的也只是紧闭的城门,没想到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到了阳曲县城,城门并没有关,城门口贴着一张布告,还有老百姓围着布告指指点点。
桃花嫂子能认识字,胆子也大,她让村里的妇女先等在了一边,自己抱着花妮子就进了围观的人群打听。
这不打听还不要紧,一打听吓出了她一身冷汗。那布告上明晃晃地写着清溪村是土匪聚众之地,并且于昨天夜里起了事要攻打县城,幸亏有阳曲县县令和守城士兵力挽狂澜消灭众匪于无形,保卫了阳曲县的安宁和平……
周围人还议论着,有的信有的不信,桃花嫂子抱着孩子问了身边一个老者才知道今天不关城门是因为一会儿就有兵丁要去捉拿清溪土匪的家眷了。
说话间从城里冲出了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兵丁,有的手里还拿着手铐脚链一类的东西。显而易见了,若是她们出来的再晚一些,这些怕是要招呼在她们身上了。
桃花嫂子回到了城外树林里,一直躲在树林的村民们也看到了骑马而出的兵丁,再一听桃花嫂子说的布告,吓得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天下之大,可是这群弱质女流带着尚未成年的孩子能去哪儿?幸好她们这群人里有一个世代打猎的猎户媳妇,她听自家男人说过,阳曲县东边两座山之间有一个村子,很是隐秘,而且好久前废弃了。